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群英聚首、薈萃眾智,為數字經濟風口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獻計獻策,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深邃思考、指明方向。
2020中國·汕頭澄海獅頭鵝國際網絡節暨農産品跨境電商發展峰會在廣東汕頭舉行。
近日,在湛江遂溪縣界炮鎮,聖女果藤蔓上挂着不少顆粒飽滿、顏色鮮紅的果實,湛江市銘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稱“銘景農業”)陳家斌一邊採摘,一邊忙着布局將於11月30日打響的聖女果“營銷戰”。
深圳市壹伍玖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1593”)是專注鮮薯全産業鏈的供應鏈管理公司,深耕種苗研發、訂單種植、鮮薯標準化工廠、品牌運營、渠道建設等方面,目前歐洲市場訂單每月600至1000噸,一年總訂單值超過1億元。
冬日廣州,惠風和暢。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新華網等單位主辦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將於12日在廣州舉行。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數字農業銷售模式,為連山農産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湛江遂溪如何依靠資源稟賦優越的農業,立足本土文化、挖掘地方特色,助力農民脫貧奔康,走向鄉村振興發展道路?
8月28日,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舉行,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298家企業和機構負責人與會。
面臨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互聯網公司如何以區塊鏈和資金流轉賦能經濟生産活動?如何去蕪存菁,以創新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阿里大數據顯示,深圳、廣州夜晚“購買力”全國第三、第四,夜間外賣佔比超1/3,廣州“淘寶直播間”活躍度全國第三,夜間優酷看劇、看綜藝全國第一……線上“夜生活”豐富多彩。
“截至7月15日,全市餐飲行業復蘇率84%,在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7月16日,廣州市商務局特種商業處處長李國文説。
在為旅客提供高效通關服務的同時,他們用微笑傳遞真情……他們就是廣州白雲邊檢民警。
海興控股致力於塑料家居用品的技術創新研發、産品製造及銷售,是國內塑料家居用品的龍頭企業之一。
汪一洋認為,廣東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加強省內游徑規劃,建好全域旅游的“四梁八柱”,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文化游、鄉村游的需求和熱情。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環集團)副總經理鄭可城近日向新華網介紹,三環集團現有8000多名員工(包括今年1月至5月已入職約1700人)。
巨輪智能董事、董事會秘書吳豪接受新華網專訪&&,創新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而企業發展壯大就能更好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保居民就業”。
6月19日零時,格力電器宣布,格力“智惠618·健康生活家”直播活動實現102.7億元的銷售額。
近日,中鐵十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勇軍介紹説,今年公司施工産值已完成過半,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
黨性體檢、黨員時間銀行、黨員雷鋒崗、鄉村振興示範崗……
廣州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劉梅6月11日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廣州市婦聯利用2600多個基層“婦女之家”,發動4萬餘名執委,帶動3萬餘巾幗志願者加入疫情防控中。
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幫農戶在海外賣荔枝,成為廣東振興鄉村産業和助力脫貧攻堅的新探索。
農業數字化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湛江市徐聞縣如何走出農業數字化發展之路?
董明珠與嘉賓們在直播中分享格力“新零售”。
6月1日,“格力健康新生活”直播活動開播。
“今年第一季度産能與去年同期持平,第二季度的4月份和5月份産能飽和,訂單已經排到6月底。”廣州番禺電纜集團董事長王錦榮説。
近日,泛華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兼CEO翟彬&&,一季度泛華金融發放貸款11.7億元,同比增長17%。
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碼頭項目26日舉行業務雲推廣暨動工儀式,預計2020年底完成客運碼頭和臨時聯檢樓主體工程,並具備通航條件。
廣東機場集團積極打通空中交通“大動脈”,有序推動復工復産,積極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創造條件恢復國內航線航班。
作為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的職能部門,廣東海事局做好強化督察與監管、保障重點物資運輸等工作,助力復工復産複學。
疫情發生後,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多措並舉為繳存企業和個人提供支持保障,同時推出在線“刷臉”簽訂自助辦理服務協議服務,簽訂協議後,職工可在線辦理多項提取、貸後變更業務。4月份,深圳市自助渠道業務辦理量高達129萬餘筆,同比增長62.85%。
雷州將依託産品質量和産品特色,走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抓好技術交流和人才培育,完善互聯網技術團隊和供應鏈保障體系,為農業數字化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解決其融資問題,對於應對疫情帶來的壓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月16日,“廣汽商貿516購車節”迎來高潮,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首次直播帶貨,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傳祺GS8S、傳祺GS4 COUPE等高品質車型和購車優惠。
近日,廣東省通管局局長蘇少林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廣東省通管局積極發揮信息通信服務支撐作用,助力復工、復産、複學,同時聚焦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打通數字經濟大動脈,激發創新活力。
住房保障工作事關民生福祉,牽動着千家萬戶的心。
近日,越秀金控董事長王恕慧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集團於2月3日開始分批復工復産,開闢“綠色通道”,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産提供金融保障。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創新之城”深圳的夜經濟開始“甦醒”,顯示出復工復産、達産增産的蓬勃動力。
點動科技已通過旗下10000多個“雲坐席”,助力電商運營、技術開發等30多個垂直領域的客戶實現“雲辦公”。
後疫情時代,家居定制行業該如何強基固本、辟路前行?
記者從9日舉行的廣東省數字農業農村網絡圓桌會議獲悉,未來,廣東將從4方面發力數字農業,努力成為全國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創新者、探索者和引領者。
近日,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總經濟師屠建偉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中心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兩促進”,通過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改進工藝等措施,多方協調追目標。
5月6日,全省高速公路904個收費站、近8000條收費車道運行總體平穩有序,未出現收費站大面積、長時間擁堵狀況。
如今,企業復工復産,農産品“産得出、運得走、供得上”,文旅逐步復蘇,梅州大地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五一”期間,深圳大鵬新區旅游市場熱度回溫。測算數據顯示,新區共接待游客19.6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800萬元。
今年五一假期深圳市內多個景點人車流量增大、車位飽和。據統計,“五一”假期全市車流量13082823輛,日均車流量2616565輛。
近日,廣州嶺南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陳白羽&&,嶺南控股總部於3月份全員復工,公司在努力保障維穩減損復産基礎上,加大戰略布局匹配區域優質項目的甄選,擴大項目儲備資源。
電子通行證、熱成像測溫……疫情發生以來,廣州數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技術手段積極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複學。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人們線下消費的腳步,以線下場景體驗為核心的定制家居行業更是面臨困境,疫情“大考”下,定制家居企業如何破局?
復工以後,多益網絡繼續深耕“新文創”之路,以文化科技雙驅動,煥新傳統文化,助力公司業績增收。
今天你在雲上看“時裝秀”了嗎?2020廣東時裝周特別版近日在“雲上”亮相,共帶來16場主題活動,28個品牌/設計師新品發布,觀看總量達到3148萬人次。
4月28日,廣州稅務、工信、金融、銀行等四方推出廣州市“銀稅互動”服務企業復工復産復市工作機制。
董明珠&&,只要格力健康地活下去,為格力配套的上千家中小企業就會健康發展。
樊建平介紹: 共建三方在深圳先進院發展過程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及管理支撐。
王新輝&&,疫情檢驗提升了數字政府建設的能力,數字廣東公司將化挑戰為機遇,捉住“新基建”催生的新機遇。
中國化學於2月10日正式復工,目前公司在建項目復工率已達100%,現場管理和作業人員已達1.3萬人,人員數量達到春節前水平。
呂永鍾表示,粵鹽堅持“以鹽為基、以鹽帶路、嚴把鹽關、廣開鹽路”發展思路,2019年營收約17億元,産品銷售總額約14億元,處於全國同行鹽企前列。
張育民介紹,建工集團是廣東省重大部署和重大建設項目的承擔者和主力軍,在冊員工3.7萬人,承接在建項目有1599個。
據南方電網廣東陽江供電局消息,2020年第一季度,陽江市全社會用電量達28.11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20.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6%。
日前,廣汽集團公布的3月産銷數據顯示,廣汽集團3月銷售汽車11.05萬輛,環比增長達到471%。
3月10日,為打好疫情防控宣傳戰,ZAKER聯合30余家媒體、近百家企業品牌以及廣大用戶,共同發起“全民記疫”微博話題,多視角記錄“戰疫”瞬間。
“推廣優秀的中醫藥文化、中藥産品、理念,這是我們應有的擔當,我們會不遺餘力的去做這些事。”石洪超説。
2020年格蘭仕全面推動增資擴産,在佛山順德打造工業4.0基地,計劃招聘1.4萬人,為科技轉型蓄力人才。
“我們現在每天供港、供莞包括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蔬菜2000多噸,助力大灣區‘菜籃子’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廣東汕尾通過多項舉措“組合拳”,奏響了復工復産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的“春天序曲”。
據統計,湛江規上工業、住建、商貿、交通運輸、食藥醫療生産五大領域管轄企業共8157家,截至4月20日,已有8020家復工復産,復工率為98.32%。
截至4月初,“火眼”實驗室已完成超過6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全國日通量達6萬人份。
中國(廣東)自貿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簡稱:南沙自貿片區)迎來掛牌5周年。
4月21日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五周年。
危機是創新者的機遇與挑戰,馬可波羅瓷磚直面挑戰,要通過創新在困局中提升“硬本領”,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荔枝圍繞智能音箱等音頻應用場景,向多元化商業模式發力,激發“耳朵經濟”潛能。
此次直播預售活動拉開2020年茂名荔枝營銷大幕。
廣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侯向磊接受新華網專訪時介紹,截至3月31日,廣互共受理各類互聯網著作權案件40474件,審結27881件。
洋蔥集團董事兼CFO何珊&&:“目前,集團的全球倉內已有超過30億元的可銷售現貨,隨時供應市場需求。”
疫情期間,東莞&&多條政策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産,為全市1300多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組織開展線上招聘會、優化線上綜合服務、發放穩崗補貼等“暖企春風”為東莞企業復工復産提供動力。
截至一季度末,累計向廣東省170家企業發放專項再貸款超30億元。
廣州南沙現代農業産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鐘惠彪&&,市民不必擔心糧食供應。
4月15日,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消息,2020年1-3月,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73.7億元,其中,3月完成129.6億元,同比增長9%,是今年首月實現交通投資正增長。
在疫情期間,廣州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不僅緊急轉産口罩原材料,保障口罩“心臟”“防護門”的供應,還快速研發了PVA生物降解醫用材料。
趣丸網絡是一家集游戲語音、游戲聯運發行、電子競技等業務於一體的文化創新型企業。
廣東省近20年的專利申請已超過60萬件,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左右,且保持着較快的增長速度。
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公安機關積極推出服務民生、支持企業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同時依法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全面加強社會面管控,運用科技支撐防疫,持續推動廣東有序復工復産。
計劃全年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59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95.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26.5萬噸,35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
在保防疫、穩生産的前提下,三七互娛今年擬定增募資45億元加碼雲游戲等業務以保持營收高增長態勢。
播帶貨、電商助農、引流銷售……農産品借助網絡&&逐步拓寬傳統銷售渠道,這些商業模式的轉變,成為破解農産品滯銷、企業復工難等問題的“快捷鍵”。
自復工復産的號角吹響,珠海政策持續加碼,並通過復工專列、線上招聘會等形式,加速撥動珠海前行的齒輪。
近日,獵聘集團副總裁江莉接受新華網專訪&&,3月31日,獵聘公司已實現基本復工,基於穩定的技術支持,獵聘已研發和開放了一系列新産品。
疫情發生以來,群眾對消毒殺菌用品的需求急劇增長。消殺類産品生産企業努力保障産品的持續生産及穩定供應。
廣東省江西商會多家企業科學有序推進復工復産,研判疫情發展形勢,防疫復工並重。
如今,面對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廣州馬力全開顯擔當,堅決遏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接受新華網專訪&&,廣汽研究院運用“全球研發辦公一張桌”為數字化辦公賦能。
如祺出行首席執行官蔣華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如祺出行在疫情期間持續為廣大市民提供出行服務,為疫情防控和社會平穩運行貢獻力量。
珠江啤酒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斌&&,公司目前已100%復工復産。今年有信心實現全年既定目標。
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千定4月7日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剛剛重組成立3個多月的廣州工控,3萬名員工眾志成城,努力打造千億級廣州工業龍頭企業,踐行産業報國的初心和使命。
廣東清遠打出“組合拳”,點亮工農業發展之路。
疫情之下,醫療業務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這對於搶先布局醫療行業的房企而言,具備怎樣的優勢?跨界醫療,存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聽,隆隆的機器聲在雲浮大地再度迴響,廠房車間裏、田耕地頭地正逐漸恢復往日的繁忙。
在初春暖陽到來之際,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美譽的廣東江門正緊鑼密鼓地展開復工復産。
廣東省肇慶市全面落實省“支持企業復工復産20條”和肇慶扶企“16條”政策。
廣東河源&&多項暖企助企政策,以解憂、減負、紓困之舉,為企業復工復産注入源源活水。
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高科技産品不斷涌現。以高新興科技集團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持續推出“5G測溫巡邏機器人”等科技産品,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正以先行示範的魄力和智慧,積極推進生活生産秩序恢復,彰顯這座年輕大都市的“深圳速度”。
嶺南股份復工運行一個多月,克服種種不利因素,項目復工率已達80%,整體復工復産率約50%至60%,一季度中標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
2020年第一季度,廣汽集團旗下廣乘國際銷量同比增長114%。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脈”,在復工復産之際,廣東交通建設乘勢而上,為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除湖北省以外,截至3月25日,華堅集團企業復工率基本達到85%到90%,今年計劃投資500到800萬美元,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創新引領。
4月1日,廣東省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獲悉,該局通過多維度挖掘和應用稅收大數據,“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疫情衝擊下,企業如何克服困難,踩下復工復産的“油門”,實現經濟穩健發展?
)“從2月17日起至疫情結束,廣州的高速公路都是免收車輛通行費的。這雖然給我們企業帶來一定經營壓力,但這是我們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
李益波介紹,廣州港集團在新基建方面投資超100億元,主要在建項目有廣州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廣州南沙國際物流園、廣州港雲&&、廣州港數據標準治理及數據&&等一大批智慧港口建設項目。
眾誠保險實現科技抗疫,運用區塊鏈全新技術打造互助&&,為員工及客戶提供堅實後盾。
近日,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2月3日公司全面復工,目前公司可調機組可滿足電網調度要求,為廣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活動項目超240個,總投資額超5800億元,海珠、天河、番禺、黃埔四個區項目總投資均過千億。
近年來,在廣州和黃埔的支持下,雪松控股聚焦大宗商品核心主業,立足廣州,不斷加速全球化布局。
3月31日,“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日前,以新基建、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業項目為主的24個重點項目在廣州市黃埔區集中投試産,預計達産産值(營業收入)1172億元。
截至3月26日,潮州市總投資過千億元的重大項目已率先復工,城市建設的“號角”正在吹響。
近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魯先平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微芯生物於2月10日復工復産,如今公司的各項生産經營正在穩步推進中。
疫情“大考”之下,如何交出戰“疫”復工雙優答卷?來聽聽物流人怎麼説。
頭部電商企業應如何賦能廣州“直播電商之都”轉型?在30日舉辦的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第60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多家電商企業的代表進行解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工作者奮戰在最前線。以廣藥集團為代表的醫藥企業努力確保藥品及儲備物資的生産、儲備和供應,為醫護工作者提供“武器彈藥”。
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29日發布《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加快“新基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十條》(下稱“新基建10條”),旨在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着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樣板。
梁湖清&&,廣州建築會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相統一,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如何全力抗疫情、合力保生産?這是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洲當下思考最多的事情。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中國“南方油城”廣東茂名復工復産的生産建設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作為天河商圈的主力代表,正佳集團的經營正穩步有序地恢復正常,迎來發展轉機。
截至3月22日,惠州市復産工業企業累計數16721家,其中已復工規上工業企業累計數2690家,復工率99.8%。
經濟正在回溫,全國多地進入復工復産的忙碌期。
如今,在加速復工復産之際,中山迎來交通蝶變,騰飛經濟新希望,重振“虎威”。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如何為經濟注入“強心劑”迫在眉睫。根據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數據,對於廣東稅務情況,網友情緒“喜”佔比最大,其次是情緒“沉默”“樂”。
當下,廣州部分文化單位開始復工,景區逐步開放、酒店陸續恢復營業,全市文化旅游行業漸復生機。
經過艱苦努力,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這一過程中,金融行業發揮其內在優勢,一方面積極捐款捐物資,一方面為醫療相關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積極踐行金融使命。
位於珠三角的汽車、家電等製造業機器再次轉動,流水線作業有序展開,為廣東製造業復工復産按下“快進鍵”。
春風送暖入屠蘇,復工復産正當時。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韶關多行業按下復工復産“快進鍵”。
在廣東順德,碧桂園也布局了口罩生産線,並把煮飯機器人送到了抗疫一線,這讓外界對於這家地産企業有了重新認識。
以廣汽集團為例,旗下各企業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保持生産經營穩定運行。
佛山是全國製造業重鎮,在這裡,碧桂園、格蘭仕、美的等一批製造業企業機器轉動,給廣東復工復産帶來了信心。
如何改善銷售受阻的情況,盡快實現銷售回款?不少房企創新突圍,轉戰線上售樓。“
抗擊疫情,企業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復工復産,保增長、保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