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西南寧市武鳴區仙湖鎮的連片稻田上,多&無人機正有序進行葉面阻控劑噴灑作業,標誌着該鎮生産障礙耕地治理已進入田間實施的關鍵階段。據悉,生産障礙耕地治理項目是武鳴區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的重點工程,總實施面積達1.05萬00畝,覆蓋9個鎮32個行政村,仙湖鎮的實施場景是武鳴區項目紮實推進的一個縮影。
“此次治理並非單一技術手段的應用,而是一套包含土壤調理、水分調控、葉面阻控在內的‘組合拳’。”武鳴區農服中心副主任楊憲告訴記者説。當前在仙湖鎮等鎮開展的無人機作業,正是其中至關重要的“葉面阻控”環節。為保障這一系統性工程精準落地,武鳴區農業農村局統一部署,各項目鎮協同推進,前期已組織區鎮兩級技術骨幹完成技術培訓與實地勘測,為科學施工奠定了基礎。
在各項目點,無人機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成為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通過統一技術規範,實現精準定位與均勻噴灑,確保了作業質量。由農技員、村幹部與飛手組成的協作小組現場保障,使技術方案能高效執行到位。這種“區級統籌、鎮級落實、技術支撐”的模式,正在各項目鎮同步實踐,確保了工程的整體進度與標準統一。
下一步,武鳴區將持續跟蹤各鎮項目實施效果,確保土壤調理、水分調控等後續環節有序銜接,以紮實行動為耕地質量提升與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熊莉 廖媚春)
【糾錯】 【責任編輯:李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