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習仲勳
 

    習仲勳(1913—2002),祖籍鄧州堰子習營,清末(1878年前後),因戰亂匪荒,其祖父攜全家遷至陜西省富平縣丹村鄉中和村定居。習仲勳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參加進步學生團體,1926年參加共産主義青年團,192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陜甘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者之一。1956年9月,他在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59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因所謂“《劉志丹》小説問題”,遭康生誣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殘酷迫害,被審查、關押、監護前後長達16年之久。1978年,得到徹底平反。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委員。他是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第五、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習仲勳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頑強奮鬥,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他逝世後,新華社發布的電文中稱他是“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其子習近平曾任福州市市長、福建省省長,現任浙江省省委書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