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瞄準臨床“痛點”不懈創新-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5 01/16 18:18:56
來源:新華網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瞄準臨床“痛點”不懈創新

字體: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程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新華網武漢1月16日電(連迅、杜巍巍)1月15日,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申報的“維納斯精靈——宮頸無創精準 AI 輔助診斷系統”和“柔性光學技術在防治心源性猝死中的創新突破”2個項目,榮獲武漢市首屆衞生健康科技創新大賽金獎。

  本屆大賽5項金獎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獨佔其2,並同時獲得1項“最具價值投資獎”、多個“優秀獎”和“組織工作獎”,彰顯醫院在醫學科技創新領域的強大實力。

  “面對AI、大數據、醫工交叉的時代浪潮,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辦院宗旨,引領全院醫務工作者開展醫學科技創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程帆介紹,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且呈年輕化趨勢。但由於篩查覆蓋率低、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群眾防癌意識弱等原因,造成大量漏診誤診。

  武漢市首屆衞生健康科技創新大賽現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利用AI輔助診斷規範判讀標準、提高宮頸病變檢出率,是當前實現加速消除宮頸癌的一條切實可行技術途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I科張燕教授團隊研發的“維納斯精靈一宮頸無創精準 AI 輔助診斷系統”可無痛進行宮頸癌篩查,檢查半小時後便可給出結果。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團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超3.3億,居全球首位;我國心源性猝死全球最多,院外搶救成功率不足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江洪教授、周曉亞教授科研團隊研製出基於柔性光學技術的“預警-干預一體化”設備,有效監測促發猝死關鍵信號及進行主動干預,來降低心源性猝死風險。項目關鍵技術成果在全國多家大型三甲醫院推廣應用。

  針對社會老年化帶來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高發,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在全球首次揭示卵泡刺激素是老年女性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原因,為該病早期篩查和干預提供新方案;研發一種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學標誌物,不僅為早期診斷提供客觀影像學檢查方法,也為研發治療藥物找到了可靠評估指標;研究揭示阿爾茨海默病“重要元兇”腦內Tau蛋白聚集的重要原因,為藥物研發提供新靶點。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於洪剛教授團隊研發人工智能消化內鏡下輔助診療系統“內鏡精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圍繞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院近年來世界級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提出一種廣譜性治療視網膜光感受器凋亡的藥物策略,低視力患者和盲人有望重見光明;研發小分子化合物R13,為骨質疏鬆症患者提供新的潛在藥物;研發一系列由藥用天然産物小分子化合物衍生的納米粒子,為腦卒中提供新藥物治療;為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患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程帆説,作為百年紅色名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優先考慮發病率高、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影響最大的病種來確定重點攻關領域,並高質量開展醫學科技創新和轉化。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武漢大學世界頂尖學科7位院士、70余位國家級人才合作,共建7個跨學科融合醫學研究中心。醫院每年投入1500萬元經費支持107項交叉創新研究,共同推進“醫學+”多學科交叉創新體系建設。

【糾錯】 【責任編輯:李曉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