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蔡振華:乒乓文化(下)

   作為運動員,蔡振華在人們心目中的形像是模糊的;而作為教練員,蔡振華的形象又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執掌中國乒乓教鞭11載,硬生生將當時陷入低谷的中國乒乓球男隊再次推向了頂峰。在剛結束的2001年度暨首屆中國電視體育獎和2001年中國乒乓球“雙十佳”評選中,蔡振華相繼獲得“年度最佳教練員”和“十佳教練員”殊榮。星光舞&上的少帥,笑容是那麼燦爛;再回首,艱辛,困苦,歡樂,淚水……在正定訓練基地蔡振華房間裏,記者同他一道回顧中國乒乓球隊走過的一條鋪就酸甜苦辣的坎坷路。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 見習記者朱峰


2002年4月
17

    特別聲明:新華網河北頻道“焦點網談”欄目的文章均為獨家專訪,任何網站、報刊、電台、電視台未經新華網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電話:0311-5808047  傳呼:126-1176623
E-mail:hb-news@xinhuanet.com 

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王勵勤(前排左一)、馬琳(後排左一)、劉國梁(後排左二)在進行體能訓練。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外國運動員背後是個人,中國運動員背後是祖國”

    記者:您覺得中國選手和外國選手最大的差別在哪?
    蔡振華:我們和外國選手比較的話,差別最大的一點是在對信念的理解上。在外國,無論是對於教練還是隊員,乒乓球只是一個職業,單幹的比較多。在中國,我們把它當作事業,幹一番事業是需要集體的力量的。我們雖然是一個人在打比賽,但背後有多少人在支持啊!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語調高了起來)中國整個國家力量強大了,外國人就感覺我們是不可戰勝的。我們這個隊伍是一個集體,背後則倚靠着一個國家。
    國家對我們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從中央領導人到各級地方政府,從老百姓的歡迎程度到媒體的報道,還有我們的待遇,我們有專門的科研人員,光我們國家隊的隊醫就有四個,我們的專職教練在全世界也是最多的,外國不
可能這樣。所以説,我們打球不是靠一個人,背後是全國的力量。

    記者:您的隊員們是不是都能理解這一點?
    蔡振華:有一段時間他們還有些情緒。當時隊員有成績後,他們和外國人比,更多的是比待遇。外國人獎金多少,收入多少,光想著人家好的地方,而我們拿了冠軍還得交多少稅,給國家多少。這些想法對隊伍衝擊不小,包括一些陪練的無名英雄,認為到國外也能掙大錢,而留在國內沒有發展機會。當時大家都是拿錢拿物質來衡量,走入偏差。
   
那時候,我比較着急,也費了一番工夫去做思想工作。我説我給你們算筆帳,從你們為什麼能成為世界冠軍算起,你們怎麼成長的,資本從何而來。你們從小打球,都是國家掏錢,訓練場地、服裝、教練,所有的安排都靠國家。在國外,球拍自己買,衣服自己買,交訓練費、燈光費,一切都是個人投資,所以他們拿了冠軍後得了獎金是自己的,那是他們的投資得到了回報。你們從小是國家培養,當然要報效國家,沒有國家,你一事無成。我甚至講,我們有多少運動員,國家投資了,還沒有出成績,那是不是得要你們賠償要你們拿錢啊。運動員們聽後還是受到了震動,人心穩定下來。對陪練隊員,我們對他們以後的去向,包括去外國打球,都做了合適的安排,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我和黃飆領隊都是行伍出身,相對在思想教育方面抓的緊一些。後來,一些新聞界的朋友就把這昇華為理論,叫“祖國培養”意識。

中國乒乓球男隊在西柏坡紀念館前留影。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記者:光靠説也不行,據我所知,您還經常組織一些活動來激勵隊員。
    蔡振華:今年國家隊剛開始集訓的時候,我就帶隊員們去了河北省高平地道站遺址參觀,讓他們體驗過去老一輩奮鬥的不易。我們經常開展這種活動,原來我們組織去過天安門看升國旗,去西柏坡參觀革命勝地,還在內蒙古建立了希望小學,國家隊集訓前拉到部隊有名的“老虎團”軍訓……隊員們也都踴躍參加。這對激發運動員們的為國爭光意識,磨練他們的拼搏精神,有很好的效果,也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


               “當個好教練,關鍵是要身先士卒”

    記者:您的腰有傷,剛才聽隊醫講不能長時間站立,可我看您在指導隊員訓練時幾乎從頭站到尾。
    蔡振華:整個隊伍我們有這麼個規定:訓練時,教練必須站着。原來講“教練的頭腦,運動員的軀體”,好像教練動動腦子就可以了。現在我們講,進入訓練場地後,教練必須站着,隨時指點隊員,這才是全身心投入。你要想做訓練出好隊員,你必須起一個表率的作用。從這一點&&起來,教練做好了,隊員才會跟着做好,實際行動比説教的作用要大的多。我們隊伍的一個原則是講做不講説。
    記者:大家都在站着是不是還可以拉近教練員和隊員之間的距離,有助於更好的開展工作?
    蔡振華:我們和運動員的關係就猶如父子關係。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是在你平常的言行中體現出來的。在他們思維裏面,你教練怎麼做,他們就跟着怎麼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我也知道我們的教練年紀挺大,不方便的時候也挺多,一天站幾個小時也不容易。可我的想法是,隊員訓練時你教練坐在那兒,總會讓他們心裏感覺有那麼一點不舒服。你站在那兒無形中也激發隊員的鬥志。
    近距離産生靈感,這靈感不能放棄,放棄了它會讓你失去很多東西。你坐在那裏,精神再一疲乏,往往捕捉不到一些細節問題。你站在那裏是活動的,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走過去糾正,減少失誤率。因為一支高水平的隊伍,要少犯錯誤或者不犯。
    所以對教練的要求要相對嚴格。早晨出操或者值班,誰都不想那麼早起,但不能因為你是教練就不遵守規定,大家必須一視同仁。教練遲到了也得罰,是教練就可以自己原諒自己?顯然不可以。教練做好了,可以帶動整個隊伍向好的方面轉變。
    記者:您現在的腰傷球迷們比較關心,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蔡振華:(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腰)這腰的問題還是在96年奧運會備戰前夕,算是勞累過度吧,加上又腰椎盤突出,必須要做手術。當時開刀做手術可是經過了好多人的審批,包括袁偉民等一些體委領導,包括家人,因為這開刀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有個説法是“十個開九個癱”,最後還是做了。做完手術後,本來必須要躺在床上休息很長一段時間。可隊伍馬上要出發了,時間不等人,那時我就想自己不可能就這麼躺在床上。醫生告誡我如果你現在不養,以後就很可能會癱瘓。當時我沒考慮那麼多,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寧願以後一輩子躺在床上,我現在也得帶隊伍打好比賽,不能站着,我躺在那兒也要看著他們。我現在想想,自己都覺得當時確實挺感人。我還開玩笑説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在奧運會上出現這種情況,你就完了,你連看比賽都看不見,老天爺還是讓我去參加比賽。
    這也可能是自然的一種反應,我蔡振華怎麼樣,換成其他教練也會這樣。從小就在黨和國家這種培養底下,很自然的一種表現。自發的,內在的。

                  “越是球星,越要嚴格管理”

    記者:您是乒乓球隊內公認的權威,隊員提起你時好像都有一種敬畏感,對他們管的是不是挺嚴? 
    蔡振華:嚴是肯定的。為什麼要以嚴治隊?原因很簡單,一支隊伍如果沒有一個嚴明的紀律,就會渙散無力。只有敢於管理、嚴於管理,隊伍才有戰鬥力。有一次,劉國梁在國內公開賽上輸了球,一氣之下把球拍摔到球&上。比賽結束後,我召集全隊開會,直接就這麼訓他:“劉國梁,你有什麼了不起!報紙捧你,電視抬舉你,那是人家在給男隊打氣。你不就是會玩幾下子發球,玩幾下子直拍橫打?可你的正手,你的側身攻球很差。今天你不要打球了,回房間好好想想。”劉國梁很傷心,中午粒米未進,閉門思過一下午。有人勸我不要批評得太重了。可我心裏清楚,這小夥子很靈,球感特好,是一塊打乒乓球的料子。我要是不狠,不給他敲榔頭,只讓他出風頭,就會毀了這棵好苗子。
    記者:對主力隊員也毫不心軟?
    蔡振華:對,越是球星越要嚴格管理。這種例子很多,上一次,孔令輝剛訪歐歸來,身體有點疲憊,在訓練中表現出松懈,我發現了這個情況,讓他在球場旁邊罰站2個小時。有個小朋友過來讓孔令輝簽名,他説:“我犯錯誤了,在被罰站,不能給你簽名。”主力隊員必須要做個榜樣。我們隊伍規定,隊員不準遲到,不準吸煙,不準賭博;業餘時間不準無故外出……若有違犯,處罰嚴厲,如發現一根煙頭罰款200元;如發現一次夜不歸宿者,主力隊員罰款10萬至30萬元,二隊隊員就除名回原來省隊。像王晨、楊影等主力隊員,就曾被罰回過省隊。
    記者:您自己有沒有處罰過自己?
    蔡振華:作為總教練,我必須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犯了規”,當然要罰自己。教練員要敢於面對失誤,勇於承擔責任。第42屆世乒賽,雖然取得了男團冠軍,但我跟大夥説,馬文革、王濤沒有打進男單決賽,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倆打完團體賽後,又兼打3個單項,到最後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如果我們在備戰時訓練強度調節得再合理一些,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我教練的失誤,我來作檢討。

      “一切都成為過去,現在要從零開始,第二次創業”

    記者:我看到您特意在國家隊訓練館內挂了個“二次創業”的牌子,您是怎麼理解這個“二次創業”的?
    蔡振華:二次創業的實質其實就是創新、改革,過去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已過去,我們現在要從零開始。好的繼承,不好的揚棄。剛才我提到關於弧圈的技術創新,不只是技術,還有管理機制上的改革。過去我們的訓練都是沿用蘇聯的訓練模式和機制,運動員進了國家隊就大功告成,每天出工撞鐘,自然接班,競爭性不強。現在,我們認識到了,競爭是當今時代的主流,尤其是在競技體育中,競爭意識更是生存之本,所以我們堅決地把競爭機制引進乒乓球隊。
    記者:有什麼具體做法?
    蔡振華:具體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將國家隊分成一隊和二隊,在隊內定期進行循環比賽,打出名次,進行升降,展開競爭;一隊前6名者有資格進入世錦賽主力陣容,後4名者則與二隊實行交流;二隊前4名者可上升到一隊,後4名者則與省隊實行交流,把過去的以訓帶練改為現在的以賽帶練。近兩年,國家隊又完善了“積分制”,把比賽成績、訓練態度、比賽作風、生活管理等項內容化為分值,融為一體,統一評定。
    記者:雖然競爭激烈,但我看到隊員之間都很友好,氣氛相當融洽。
    蔡振華:現在我講到名利的問題。過去,我感到最困難的是改變國家隊內的一些在名和利上的錯誤看法。原來我們一些教練因為獎金的問題爭,這不行。隊伍出了成績後發獎金,往上報教練名單的時候,我們五個教練,按規定只能報我,那時,如果就我一個人拿的話,也能説得過去。但領下錢來我們就是五個人平分,因為我覺得這個榮譽是大家的。我應該起個好頭。凡是在名利

相關鏈結

     
        *  蔡振華檔案

       *  對話蔡振華:乒乓文化(上) 

相關圖片

1999年7月16日,在正定基地進行集訓的國家隊,舉行了一次莊嚴的新黨員宣誓儀式。圖為王楠(後排右一)、李菊(後排右二)、楊影(後排右三)、王勵勤(後排左一)等在蔡振華帶領下,鄭重宣誓,成為中國共産黨的預備黨員。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蔡振華在西柏坡聖地毛主席舊居參觀。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在正定基地進行集訓的國家乒乓球在觀看
節日焰火。(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劉國梁與正定基地主任王慶廣(左一)在健身房
鍛煉。(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在正定基地進行集訓的孔令輝等國家
乒乓球隊員在集訓之餘打檯球。
(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江山攝)

我國著名女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在
正定基地進行集訓時,在隊內舉行的
聯歡會上演唱。(齊大徵攝)

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到正定基地慰問在春節期間仍堅持集訓的國家乒乓球隊。圖為伍紹祖(右二)、蔡振華(中)、新華社記者江山(左一)在一起座談。(齊大徵攝)

蔡振華同正定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主任王慶廣(右)、新華社記者江山(中)在一起聊天。(齊大徵攝)

蔡振華在正定基地他的辦公室兼臥室裏,
同新華網河北頻道記者進行徹夜長談。
(新華網河北頻道見習記者張軍民攝)

上,大家都看的淡。原來兩個教練爭執教工作的長短,我24個月,你23個月,就為一個月爭得面紅耳赤,這怎麼爭啊。我當隊員時,一百塊錢還很多,親眼看到倆人為爭這一百塊錢就……我當時心裏就寒了。我就想,我不會。打了十幾年球,大家整天在一起,為了一百塊成了仇人,這圖什麼。人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也可能是我對錢看的不重。錢這個東西,想賺怎麼也賺不夠。
    我們隊裏平常不忙的時候,隊員經常一起請工作人員吃個飯,這一點做的很好。我當隊員那時候,最多對我們的教練&&感謝,現在他們對工作人員都很尊重照顧,大家相處和睦,活動一起參加,形成了一種溫馨的氛圍。
    記者:與蔡振華兩個小時的對話,就像在翻看一部中國乒乓球隊的奮鬥史,透過它,無處不體現出“乒乓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從而匯聚成博大精深的“乒乓文化”,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乒乓人頑強拼搏,為祖國爭取一個比一個更大的崇高榮譽。離開正定訓練基地,蔡振華那鏗鏘之語仍言猶在耳:“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為弘揚中國乒乓文化盡心工作着,我們倍感我們所從事的事業之神聖,我們沒有理由不把這項神聖的事業做得更好。”這不正是這個先進集體之所以長盛不衰的寫照嗎!(完)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