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隆興寺寺名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説,相傳北齊在這裡興建正定城時,寺址附近有一片湖沼,一年東海龍王欲立聰明好學的王子嘲鳳為太子,又怕嘲鳳未建功業不足以服眾,便派他為滹沱河兩岸布雨。途中,嘲鳳遇獨角怪獸,被困於淺溪之中,幸有一農夫為小龍開挖河道,將他引入正定城內的湖中,小龍才得以完成任務。後來人們把正定城內的那個湖稱"王龍湖",小龍被困之處名為"夾龍河"。北齊時把這一帶稱為"龍騰苑"。於是,在此建寺便取名為"龍藏","龍興";清代皇帝忌諱在此有"龍興",遂改名為"隆興寺",取其諧音。隆興寺的主體建築是始建於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的大悲閣,閣檐三層,高33米,閣內銅鑄觀音菩薩高21.3米,是我國現存早期銅像中最高者之一。
榮國府
坐落在正定城內的榮國府是完全按照曹雪芹名著《紅樓夢》中的描述,並嚴格遵照中國《大清會典》設計、修建,是我國第一座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倣古建築群,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古建築外景拍攝基地。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大部分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香港著名影視導演李翰祥稱它是中國的"好萊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