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空之門”常打開 開放廊坊迎客來
——2024年廊坊經洽會前探訪臨空經濟區(廊坊)
加快推進臨空人民醫院、細胞生命港等34項工程,啟動實施地表水廠等43項工程建設,全面完善水暖電氣等城市配套功能……仲夏時節,筆者走進2024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主要舉辦場地——臨空經濟區(廊坊),強烈感受到當地聚力發展、喜迎盛會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臨空經濟區(廊坊)高標準做好廊坊經洽會相關籌辦工作,持續壯大現代化産業集群,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以拼搏奮進的精神、友好熱情的姿態、開放包容的胸襟迎接四海賓客到來。
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加快實施臨空運動館等近百項工程
在臨空經濟區(廊坊),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約10公里之處,有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築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這就是今年廊坊經洽會的重要活動場館——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
6月5日,筆者步入會展中心,感到溫度、濕度和環境俱佳。“整座建築配備智能設備監控系統和智能照明系統,可自動調節風、電、水、光等設備的節能運行,降低電能損耗、減少運營成本,助力打造節能減排的綠色盛會。”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總經理李軒介紹,連日來,會展中心組織40名工作人員,對空調、照明、給水、安防等系統進行多輪調試。“會展中心由1個會議中心和4座展館組成,目前所有設施設備高效良好運行,完全可以滿足廊坊經洽會的高標準舉辦要求。”
走在臨空經濟區(廊坊)街道上,140座香檳金色、機翼造型的智慧公交站亭吸引了筆者的視線。站亭的屏幕採用戶外全彩顯示屏,溫光傳感系統可自動升溫、冷卻和調節亮度,並增加無線充電等功能。數字技術,讓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聰明”。
“為迎接廊坊經洽會舉辦,我們以綠美環境為生態底色,用數字技術為城市賦能,加快實施臨空運動館等近百項工程,持續優化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穩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城市綜合承載力、要素集聚力、自我發展力全面提升。”臨空經濟區(廊坊)黨工委委員岳岩介紹。
在廊坊臨空濕地公園,工人們正進行澆水、培土等作業。目前,這裡的綠化工作已經完成,在構建自然、生態、野趣的總體風貌架構基礎上,注重現代城市休閒品質的營造,打造渾然天成的綜合體景觀公園。
臨空經濟區(廊坊)的“臨空之門”是座藍白相間的建築,將兩條道路、三個路口包含在內,如一條飄逸舞動的絲帶在臨空經濟區(廊坊)的&&口與105國道的交口“奔騰飛舞”,象徵着臨空人喜迎八方來客的熱情豪邁以及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臨空之門”與“大地之書”等城市景觀交相呼應,成為臨空經濟區(廊坊)的地標性建築和閃亮的城市名片。
臨空經濟區(廊坊)織密路網、打通節點,啟動永興河北路、禮賢連接線、機場環線、燕冀路等4條跨境道路建設,加快構建“成環成網、外快內暢、便捷高效”的現代交通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全力建設“藍綠交織、城水共融”的高品質人居環境,打造15分鐘綠色生活服務圈,良好的城市環境成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亮麗名片。
全面優化提升城市環境,馬不停蹄開展招商推介,邀請嘉賓客商參會參展……廊坊經洽會舉辦在即,臨空經濟區(廊坊)鼓足精氣神,拼出加速度。
“我們已經完成對中儲發展等15組重點客商,康佳等12家簽約客商以及100余位參展商的邀約,目前正在進行信息錄入。”臨空經濟區(廊坊)2024年廊坊經洽會保障工作指揮部嘉賓邀約組對接人董雙興説,將全力做好後續邀約客商接洽工作,努力吸引更多客商到河北、到廊坊投資興業。
持續壯大現代化産業集群
——瞄準三條主産業鏈進行招商引資
6月6日,在位於臨空經濟區(廊坊)的奧德稀土生命科學産業園建設現場,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3棟樓已經封頂,還有3棟樓正在搶抓工期,預計今年底前可竣工驗收。
奧德稀土生命科學産業園是全國首個以稀土為主題的生命科學園。“該項目建成後,將吸引稀土生物醫學等領域創新型企業入駐,打造與京津錯位發展、具有臨空特色的稀土醫學産業集群。”奧德稀土科技園建設(廊坊)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宇欣介紹。
大興機場東,世界新臨空。這裡已形成生命健康産業鏈的強大“磁場”,伏羲九針、百洋醫藥、藍帆醫療等28家重點生命健康企業集聚發展,正加速構建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先進生物技術等五大産業生態,生命健康百億級産業集群初具規模。
5月16日,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新質生産力發展大會上,臨空經濟區(廊坊)與聯東U谷、華夏(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涉及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空經濟、高端製造、現代商貿物流等産業領域。
“我們將投資1億元,在臨空經濟區(廊坊)建設基於人源性材料的再生醫學技術創新中心。項目投産後,可年産多品類人源性材料注射針劑200萬支,年産值超20億元。”對未來發展,華夏(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湯蘇陽信心十足。
為吸引更多優質高端項目簽約落地,今年以來,臨空經濟區(廊坊)借勢廊坊經洽會舉辦契機,瞄準現代商貿物流、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及高端裝備三條主産業鏈,提前謀劃並組織開展特色展會、招商洽談、宣傳推介等活動,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
同時,全面實施“鏈條推動+全員招商+企業管家”工作機制,緊盯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強、稅源增量大的京企央企和産業鏈頭部企業,開展點對點拜訪洽談。
今年以來,臨空經濟區(廊坊)重點洽談44個産業項目,簽約11個産業項目,總投資173.58億元;落戶央企二級、三級子公司2家;國際現代商貿物流CBD簽約入駐企業達83家。
“對於已簽約的項目,我們明確專人跟進洽談進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饋的問題。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項目引入、落地和建設效率,加快打造現代化産業集群。”臨空經濟區(廊坊)管委會副主任李寧介紹。
項目拼速度,質效雙提升。日前,臨空經濟區(廊坊)物流港綜合基礎建設項目竣工,以全新面貌喜迎廊坊經洽會召開。
據了解,物流港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航材共享&&、醫藥溫控&&、保稅物流中心和孵化中心,是臨空經濟區(廊坊)打造“四港一基地”的重點項目之一。
“目前,京東、挖酒網、透博動力等企業已經入駐物流港並運營。同時,物流港儲備了韻達、寧波國際物流等一批意向入駐企業。”物流港綜合基礎建設項目項目經理敖貴勇介紹,物流港項目正式投用後,將吸引大型飛機部件製造與保障企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關民航配套單位向這裡集聚,進一步建強配齊産業鏈上下游,催生臨空經濟區(廊坊)新質生産力加速涌流。(記者 劉傑 通訊員 劉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