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貼近百姓走進人民-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石家莊: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貼近百姓走進人民

2024-09-03 09:28:59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視察

  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貼近百姓走進人民

  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補齊文化發展短板的重要途徑。

  為進一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貼近百姓走進人民,今年5月以來,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採取實地調研、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視察,了解相關經驗做法,查找問題短板,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如何更近

  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

  整理讀者歸還的圖書,再分類擺放到相應的書架上。7月16日,正定新區三里屯實驗學校小學部六年級學生李不凡身着紅馬甲,在石家莊市圖書館新館少兒借閱區認真行使着“愛心小館員”的職責。

  “這裡環境好,學習氛圍好,離我家也很近。”李不凡説,當了兩周“愛心小館員”,他不僅鍛煉了團結協作能力,還在空余時間裏讀了不少書,參加了幾場知識講座,暑假過得很充實。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人民高品質精神文化緊密&&。如何更好讓公共文化服務貼近百姓走進人民?

  近年來,石家莊市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達標提質等專項行動。截至目前,石家莊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23個、文化館23個、博物館72個、美術館5個、體育館4個、全民健身中心23個、科技館2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64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732個。

  同時,該市率先在全省探索新型城市人文公共空間建設,在街頭巷尾精心打造了148家文化名家工作室,常年開展文藝輔導、展覽展示等文化活動,解放紀念館“解放書咖”等15個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城市書房相繼建成,“15分鐘文化生活圈”讓公共文化服務更好融入百姓生活。

  視察期間,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深入各縣(市、區)的公共文化活動場地,發現一些場地存在建設面積不足、設施陳舊簡陋等問題。視察組建議,進一步實施公共文化設施補短板提效率工程,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高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的每百萬人擁有量。

  如何更多

  豐富文化服務供給

  7月13日至14日,2024石家莊草莓音樂節在石家莊市建設南大街與南二環東路交叉口西南側草坪激情上演。2天時間裏,26組音樂人和樂隊登&獻唱,數萬名樂迷跟隨節奏感受音樂的魅力。

  “近年來,我市聚焦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市工作目標,持續推動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去年舉辦了120場公益演出的基礎上,今年積極引進了全國街舞大會、中國音樂小金鐘首屆全國聲樂展演等文化活動,舉辦了2024石家莊草莓音樂節,以嶄新面貌展現青年人的蓬勃生機,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觀賞高水平的文化活動、品鑒高品位的文化盛宴。”調研期間,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張惠介紹。

  堅持公益惠民,石家莊市不斷豐富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供給。2023年,石家莊市舉辦各類展覽123場次,社會教育活動1624場次,博物館參觀人數達到570余萬人次;創新打造彩色周末、鼓王爭霸賽、四季村晚、搖滾音樂演出季等多項品牌活動,走基層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惠及群眾1200余萬人次,舉辦的搖滾音樂演出季活動現場吸引觀眾360萬人次;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42581張,惠民券704948張,群眾的參與感進一步增強。

  “我們通過廣泛交流座談了解到,當前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和多樣化等特點,比如有些群眾希望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更多文藝精品,有些群眾則希望在感受文化藝術之美時有一個更好的消費體驗,這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視察組成員、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蒲月英認為,相關部門應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開展“引進高雅藝術演出”“走基層送戲下鄉”等活動,引導更多優質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傾斜。同時,強化文旅融合,加強音樂與本地旅游、特色商品、非遺美食、體育賽事等消費領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造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滿足群眾消費需求。

  如何更好

  提升服務數字化水平

  如何足不出戶就能跟隨藝術名家學習水墨寫生、戲劇創作或古典舞?上網搜索“石家莊公共服務雲”,進入“學才藝”頻道,這些都可以實現。

  視察組了解到,近年來石家莊市高標準建成了石家莊公共文化雲&&,功能包括看直播、享活動、學才藝等,數字資源約4200集,資源總容量600G,並實現了與國家、省公共文化雲資源共享、互聯互通。2023年,該&&線上參與1681.7萬人次。

  “運用數字技術整合文化資源,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精準、質量更高的公共文化服務。此次視察,我們關注的重點之一就是各場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視察組成員、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慧巧説。

  在實地調研中,視察組發現,石家莊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均具備數字文化服務能力,已建成公共文化雲&&、網站、App、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各類數字文化服務&&。其中,石家莊市圖書館大力加強古籍整理保護和文創開發工作,對館藏16萬冊古籍開展了梳理、造冊、著錄等工作,完成數字化掃描50余種;石家莊博物館不斷加快藏品數字化採集進度,將文物資源、文化知識利用數字技術、多媒體影像技術等多元立體呈現,建成3D文物數字展廳,併入選河北省智慧文旅創新案例。

  “讓公共文化服務搭乘數字技術快車,是當下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就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場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與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視察組成員、石家莊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解亞靜&&,建議相關部門統籌實施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工程,加強數字文化産品和服務的開發,加快構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優質資源供給能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記者 霍相博 本報通訊員 王秋靜)

[作者: 霍相博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