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點亮童心,科技照亮未來
江蘇科技大學組織在校大學生組成“藝術點亮童心”志願者服務團,于7月6日至7月10日前往鎮江市揚中市八橋鎮永勝村、八橋村、幸福村教育實踐基地,為鄉村小朋友送上音樂、舞蹈、書法、器樂、朗誦、科技講解等課程。在豐富鄉村小朋友的課余生活的同時,推動鄉村少年宮藝術教育普及。
7月6日,實踐團隊前往永勝村進行助學活動。在永勝村中,志願者們先進行了酸鹼指示實驗,這個有趣易懂的科普小實驗成功地將小朋友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臺上的志願者同學身上。隨後,志願者帶來的是翻模注塑實驗。志願者同學將已經翻模完成的模具分發給第一排的小朋友們,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
7月7日,志願者團隊回到永勝村。本次,他們帶來了3D打印機。看到這樣的設備,小朋友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志願者向小朋友們詳細講解了3D打印機的構造與工作原理,並將3D打印作品進行了展示;在志願者同學的講解下,小朋友們對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得到了基本的認識,積極地向志願者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志願者們對此一一作出解答,讓小朋友們收獲頗豐。
8日至10日,志願者分別前往八橋村、幸福村與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前往八橋村的志願者團隊對小朋友們興趣愛好進行了分組,之後分別跟隨相應的志願者開展不同的課程學習,為當地的小朋友準備了中國舞、唱歌、硬筆、朗誦、二胡五類課程。來到幸福村的實踐團隊志願者們分別演奏了手鼓和二胡,同時講解了這兩類樂器的演奏和練習技巧,並將西方樂器與中國的樂器進行了對比。最後,志願者用二胡為現場小朋友演奏了一首《我的祖國》,激發了小朋友的愛國之情。
據江蘇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團委指導老師李文達介紹,在校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藝術特長,在暑期時間為鄉村小朋友播下興趣的種子,豐富了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孫和 冷俊成 孫晟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