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江蘇首頁 | 要 聞 | 專 題 | 評 論 | 政 務 | 輿 情 | 爆 料 | 各 地 | 圖 片 | 教 育 | 財 經 | 娛 樂 | 體 育 | 健 康 | 論 壇 | 稅 務 | 汽 車 | 法 治 | 訪 談 | 微 博
第 3 期
李嘯: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始終要堅持藝術本體為導向。
——專訪江蘇省書法院院長、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嘯

本期名家

李嘯

1967年生。現任江蘇省書法院院長、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名城聯誼會副會長、文化部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滄浪書社社員、江蘇省文聯書畫考級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專家、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蘇省海外聯誼會理事、《書畫藝術》特邀編審、南京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江蘇省高級職稱藝術類評委、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宣傳文化係統“五個一批”人才、江蘇省“333”工程學科帶頭人、中國國家畫院沈鵬精英班成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獲獎、入展

書法作品獲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2006年); 林散之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2008年); 中國江南文化節──“翁同和書法獎”(2009年); 世界華人中國書畫藝術精品大展優秀獎(2007年); 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銅獎(2004年); 中國書協主辦“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2007年); “中國美術館第二屆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2007年); “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30周年會員優秀作品展”(2011年); 中國書協主辦全國首屆“三名工程”(2012 年); 以及全國展、中青展、行書展、草書展、正書展、楹聯展、扇面展等專業展覽100多次,10余次獲獎。曾多次擔任中國書協展覽評委,如新人展、冊頁展、扇面展、老年展等。

論文、專著

文章見諸《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法》、《書法》、《書法賞評》、《書與畫》、《書畫藝術》、《南京大學學報》等數十種專業刊物。 “語文新課標準讀本”《李嘯書法藝術欣賞•古詩導讀》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出版《李嘯書法藝術》、《腕底清風──李嘯書法作品集》、《李嘯楷書冊頁》、《書畫等級考核輔導叢書》等。

收藏、勒石

書法作品被日本、法國、德國、新加坡、韓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專業機構收藏。作品及辭條收入《中國書法大典》《中國藝術家辭典•書法卷》《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李嘯卷》《中國當代實力派書家李嘯研究》、《中國60年代代表性書家》等。 作品被全國100多處碑林勒石,中國美術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榮譽及其他

2005年率江蘇省青少年書法家代表團訪問日本; 2007年隨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訪問韓國; 2008年被授予“書法百傑”稱號; 2009年被《中國書畫》雜志評為“江蘇十大青年書法家”; 2010年被《書法報》評為“蘭亭諸子”; 2010年隨中國書協代表團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漢字之美書法展覽”; 2011年被授予“江蘇省第三屆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1年在《書法報》舉行的全國百位優秀書法家評比中,網絡投票名列第一。

Part 1書法藝術重在傳承

書法是植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首先要有非常強的繼承能力,從傳統的經典中傳承他們基本的技法,然後才能從諸家中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審美體係與風格。首要的就是傳承,傳承以後再根據自己的性情、審美進行融合,但能否形成一定的風格要看個人的造化。

Part 2個人風格的形成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不管是學習哪種藝術,哪種書體,都要找到它的源流,我的楷書是從魏晉時期往唐代回溯的。只有取法主幹的東西,才能生發出粗壯的枝幹,而在我的師承關係中,是有碑帖兩種精神的結合,一部分是魏晉的抒發性靈,還有是唐代的法度嚴謹。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並不是有意識的、刻意的,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Part 3創作要遵循藝術規律

楷書作為一種應用性非常廣泛的獨立的書體,它的藝術價值非常廣泛。在古人已創造很多技法陳式的情況下,楷書仍有很多形態表現空間。孫過庭雲:“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所以楷書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而草書反之。沒有楷書作為基礎,草書易于流滑,易放難收。因而作品當中就只有表面的舒放,缺乏內在的風骨。從古人的技法當中學習到古法,再去表現自己的藝術寫意精神。

Part 4堅持藝術本體為導向

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在藝術的任何門類當中都出現過,當下創作者往往用更多的形式來轉移人們對藝術本體的欣賞。真正的藝術首先要以藝術的本體為主,形式也重要,但是它永遠不是主體。形式與內容是永恒的話題,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始終要堅持藝術本體為導向。

Part 5江蘇的藝術研究呈現多元的發展態勢

江蘇省堅持書法創作、書法教育、書法學術研究三位一體同步推進的藝術主張,以書法教育為基石,江蘇的書法創作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但首先做好藝術傳承,在傳承基礎上鼓勵藝術創新,因為傳承的能力決定了創新能力。真正的藝術創造是藝術家才華與功力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