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江蘇首頁 | 要聞 | 專題 | 政務 | 輿情 | 各地 | 圖片 | 教育 | 財經 | 體育 | 健康 | 論壇 | 文化 | 汽車 | 法治 | 訪談 | 房産
張爾賓:文化很少是“創造”出來的,多是“傳承”下來的
——專訪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張爾賓

本期名家

張爾賓

1944年生,江蘇睢寧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十竹齋藝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南京昆曲社藝術顧問,南京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南京書畫院研究員,南京博物院特聘畫師,(新華社)新華書畫院特聘畫師,(民盟)江蘇國風書畫院院長。南京市第十、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張爾賓先生長期堅持民族繪畫傳統的學習、創作和研究。先後師從許公澤、錢松嵒、林散之、高二適、亞明、宋文治等名家學習詩文書畫。他創辦和主持《十竹齋藝談》專欄,多篇論文著述和作品先後在國內及美、日、法、意、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展出或報刊發表,作品,獲中國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美術特等獎、國際美術書道交流展一等獎等。作品為各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收藏家收藏。個人傳略入編多部名人辭典。

Part 1書畫之路始于愛好與興趣

睢寧縣歷來就是兒童畫之鄉,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我對畫畫産生了興趣。到了南京之後,才跟隨南京民間老畫師學習,打下了繪畫的基礎。對書畫的學習和鑽研也是從興趣愛好開始的。

Part 2我們這一代畫家多是書畫“傳承人”

40年代出生的畫家經歷都差不多,從興趣到愛好,從愛好到職業,再從職業到專業。在這個過程中,與老一輩畫家交往很深,常常與他們交流、向他們請教,受到他們的教導和影響,可以説是書畫的“傳承人”。

Part 3文化很少是“創造”出來的,多是傳承下來的

學習書畫總歸是要從傳統入手的,只有打牢傳統書畫的基礎,才能産生變化,從中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和不同的面貌來。對傳統文化藝術,我很少用“創”這個字,因為文化很少是“創造”出來的,多是傳承下來的。

Part 4《金陵五十景》銘記南京景色

南京是非常有底蘊的城市。明代文徵明創作了《金陵八景》,他的侄子畫了《金陵十八景》,再到清代“金陵八家”高岑創作的四十景和乾隆年間的四十八景。南京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很多歷史遺跡已經不復存在,又有很多新的景點發展出來,接著前人的腳步,我畫出金陵五十景,也是對南京景色的一種銘記。

Part 5聽曲作畫賞心事,粉墨丹青自相融

昆曲和作畫成為我生活中兩個元素,兩種傳統藝術在一些方面是相通的,也帶給我很多靈感和畫意,正所謂:揮筆如作念唱打,行腔也有潑寫功...聽曲作畫賞心事,粉墨丹青自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