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南昌2月21日電(王凱豐)“在學校,我們的校訓就是做一個有責任的中國人;在現實,您就是我心目中有責任的英雄。”這是12歲的龔關越給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爸爸寫的一封家書。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一批批白衣戰士奔赴一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舍晝夜地與病毒正面較量。而在他們身後,千萬個“小家”也用愛、溫暖和理解,支撐著戰士們奮勇向前。
龔關越的爸爸龔園其是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綜合ICU)主任,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堅守在抗疫前線。2月12日晚接到支援通知後,作為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援鄂國家醫療隊副隊長、醫師組小組長,龔園其在13日一早便和同事們一同奔赴武漢。
龔關越知道,爸爸“逆行”奔赴武漢,是為了抗擊疫情,為了留住更多人的生命。于是,懂事的她手寫了一封家書,向與病毒戰鬥的爸爸致敬。
這是12歲的龔關越寫給父親的一封家書。 新華網發
信件部分摘錄如下:
親愛的爸爸:
您好!
……
您已經有20多天沒有休息了,突然在2月12號晚上11點接到醫院通知,第二天早上出徵,作為國家醫療隊(的一員)被派往武漢協和醫院重症病房,淩晨我和媽媽為您收拾行李,我們一句話都沒有説,我一直在哭,悶聲的哭。我知道作為一名醫生,國家有需要,必須要像戰士一樣衝鋒陷陣。有一種無問生死,逆家而行,指向離別。您一轉身,一場舍小家為大家的奔赴,就此啟程;我啜泣,一場突如其來的長大,也就此開始。在學校,我們的校訓就是做一個有責任的中國人,在現實,您就是我心目中有責任的英雄。
您常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您總是衝在救援的第一線,2008年我出生才幾個月,您就奔赴了汶川賑災救援,我問媽媽這次出徵和汶川救援有什麼區別,媽媽説:“這次生死未卜!”
我的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他們正在疫情的第一線守護所有孩子的父母,也在守護所有父母的孩子,而我,是你們的孩子,我也要盡我的努力去回報你們的舐犢深情!
您已經離家五天了,我找了很久居然都沒有找到一張我們的合影,您太忙了,從來沒有帶我出去旅遊。今年武漢大學的櫻花又要開了,我們一定要去看看櫻花,拍張合照,請您保重,平安歸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爸爸加油!武漢加油!
女兒:龔關越
2020年2月18日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