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首頁  |  旅游新聞  |  旅游文化  |  出行手冊  |  旅行保健  |  行前需知  |  黃金周



    營口是全國重點沿海開放城市,營口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中,營口注意發揮沿海城市的獨特優勢,千方百計地發展經濟,實現社會各業並舉。概括地説,就是發揮“五大優勢”,實施“四大戰略”。

  五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營口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港口城市,營口鲅魚圈港是東北第二大港口、全國第十大港口,是中國東北腹地最近的海上出口,營口是聯結歐亞大陸橋的核心和紐帶,也是全國十五個重點沿海開放城市,是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之一。二是交通便捷,陸路通達,海運暢通。一市兩港,年吞吐能力達1800萬噸;哈爾濱至大連、瀋陽至大連、莊河至林西三條公路和高速公路縱貫市區南北,哈爾濱至大連、長春至營口鐵路暢通,從營口至瀋陽桃仙、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不到兩個小時的路程。三是資源豐富,營口是世界“四大鎂礦”基地之一,素有“華夏鎂都”之稱,“中國鎂都”大石橋就坐落在市區東部。擁有96公里海岸線和16萬畝沿海灘塗,&&鹽田年産海鹽80萬噸,年産海淡水産品40余萬噸。年産“遼南蘋果”、桃、李、杏等水果40萬噸,此外絨山羊、柞蠶、梅花鹿也是遼寧乃至全國的生産基地。金礦、鉀納長石、硅石等32種金屬和非金屬礦藏貯量豐富。四是工業基礎雄厚,背靠瀋陽、鞍山、本溪等工業重鎮,腹地資源豐富。營口又是新中國誕生之後國家重點建設的輕紡工業城市,紡織、印染、捲煙、鋼琴、造紙、鹽業等傳統骨幹産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新興産業科龍容聲冰箱、澳柯瑪洗衣機、微電機、膠印機等産業方興未艾。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期間,在“輝煌五十年成就展”遼寧展廳裏,用東北鋼琴集團生産的自動電鋼琴饒有興趣地彈奏了一曲《黃水謠》,東北鋼琴職工為之振奮,營口也因之增光。五是旅游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初步形成了望兒山、赤山、青龍山、雪帽山、敦&山等風景區,建成了月牙灣、白沙灣、仙人島、北海、西海等五大海濱浴場。熊岳、雙&子溫泉開發初具規模。中國營口望兒山母親節成為全國第一家有載體的母親節。

  四大戰略。一是實施結構優化戰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國家産業政策為導向,以實現産業、産品和資源優勢為基礎,調整産業結構,組建企業集團,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扶植新興産業,實現一、二、三産業協調發展。二是實施外向牽動戰略。針對營口資金不足、人才不足兩個問題,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制定土地、勞動力、引進項目等相關政策,吸引海內外客商到營口開發建設。堅持以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為“龍頭”,以兩港為“窗口”,以沈大高速公路沿線鄉鎮為兩翼,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三是實施以港興市戰略。“港城”是營口的特色。港興區興(營口開發區)、港興市興,充分發揮港口的雙向輻射功能和“窗口”功能,加速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臨港産業和港口工業,完善港口服務體系,推動相關産業和行業的發展。四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培育適應知識經濟挑戰的人才,堅持科教興企、科技興農、教育為本,走“集約化”經營、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經濟的良性循環之路。

  營口50年,成就斐然。1998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41億元,是1978年的 11.3倍,是1949年的160倍,年遞增12.8%。

  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農村經濟全面發展。1998年全市實現農業增加值25.5億元,是1978年的8倍,是1949年的36倍。糧、菜、水果、水産、農牧漁業各業興旺。形成了糧食、水産、水果、肉禽、蔬菜、林産等13個産業鏈。鄉鎮工業異軍突起,1998年完成鄉鎮工業總産值210億元,實現鄉鎮工業增加值46.2億元,實繳稅金3.45億元。

  工業在調整中前進,增長質量不斷提高。到1998年末,全市擁有固定資産原值154億元,1600多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全年完成不變價工業總産值244億元,是1978年的7倍,是1949年的456倍,實現工業增加值59.5億元,是1978年的7倍,1949年的456倍,實現工業增加值59.5億元,是1978年的9倍,1949年的550倍。輕重工業比例為51:49。紡織工業佔26%。傳統骨幹産業經過調整,雄風重振,營口捲煙、造紙、鹽業、印染企業走向良性循環軌道。鋼琴、家電、微電機、膠印機、食品飲料等名優産品馳名海內外。

  第三産業方興未艾,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1998年末,全市擁有各類市場124處,是1978年的24倍。擁有商業企業6780家,1998年實現社會零售總額48.9億元,是 1978年的 11.8倍,其中集市貿易成交額 29.7億元,是 1978年的161.2倍。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港口運輸、商貿旅游各業發展迅速。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到1998年末,已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對營口投資辦廠,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0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額6.2億美元。1998年全市完成外貿出口額38.l億元,是1978年的38倍。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80多億元,6平方公里起步區擺滿了項目,16平方公里規劃區已實現了“五通一平”。從1992年以來累計引進項目341個,協議外資額12.6億元,實現國內生産總值81.7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市區面積已擴大到60平方公里。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市政道路總長度214公里,共有城市公交車150輛,出租車2500多輛。先後建成設施比較完善、標準較高的住宅小區39個,新建住宅面積160多萬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面積為 12.5平方米。城市綠地面積達949.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6.8%。

  各項社會事業競相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文化、教育、科技、廣播電視、衞生醫療等事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98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471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850元,都為1978年的10倍左右。恩格爾系數、人口預算壽命、中學生入學率、電視機普及率、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人均住房面積等62項指標都超過了國家小康標準。

  展望未來,我們更加充滿信心。竭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到這裡開發建設,我們將為您提供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堅持“您發財、我發展”的宗旨,與您攜手邁向21世紀。


製作單位:新華社遼寧分社網絡部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