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紐帶,世界如此,中國亦然。
   作為我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發展的典範,前些年,人們曾把目光聚焦在長江和珠江等流域。而今,隨着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又把目光投向了東北地區南部第一大河--遼河。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遼河,宛若一條臥在東北大地上的巨龍,頭昂渤海灣,尾擺大草原,雖説知名度遠遠比不上長江和珠江,但也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
詳細內容...
左起:新華社記者丁銘、馬義
 
[生態] 遼河入海處的新生機/20日
[文化] 營口首發“大龍票”/20日
[文化] 遼河邊又見“曹雪芹”/20日
[經濟] “遼三角”莫成“死三角”/20日
[旅游] 遼河旅游牌 緣何難叫響(圖)/20日
 
[生態] 草原遲到的喜訊(圖) /19日
[文化] 遼河出了個張三丰 /19日
[文化] 遼河才子王爾烈/19日
[經濟] 遼河流域的沙子能賺錢 /19日
[旅游] 大明塔下的秘密(圖) /19日
[旅游] 喀喇沁親王府的世界名人(圖)/19日
[旅游] 影視劇火了烏蘭木統(圖)/19日
 
:相關鏈結::
黃牛之鄉“辦起了”托牛所"
  金秋時節,記者到遼河流域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採訪,聽人們談論起一個極為新鮮的話題--辦“托牛所”。  
  隨着近年來蒙牛和科爾沁乳業兩大企業進駐通遼市,全市現有的8萬多頭奶牛已遠遠滿足不了兩大企業日加工600噸鮮奶的生産能力   >>詳細
[生態] 遼河邊的人不喝遼河水/18日
[文化] 遼河城市多喊“渴”(圖) /18日
[文化] "海東青"的仇與恨(圖) /18日
[經濟] 遼河玉米變成肉蛋奶/18日
[旅游] 迷途誤游“小黃山”(圖) /18日
[旅游] 大青溝變成了"野豬林"18日
[旅游] 影視劇火了烏蘭木統(圖) /18日
 
[生態] 無奈的"塞納河"(圖) /17日
[文化] 蕭太后葬在了果樹園(圖) /17日
[文化] 契丹不乏"追星族" /17日
[經濟] "老兄"學"老弟"的啟示/17日
[旅游] 青羊洞穴有"廁所" /17日
[旅游] 黃崗樑上尋鹿蹤 /17日
 
[生態] 稻花掩蓋的"陷井"/16日
[文化] 木葉山迷霧(圖) /16日
[經濟] 遼河稻"縮水"為哪般?/16日
[旅游] 遼河流域有座"盆景山"(圖)/16日
[旅游] 草原奇觀"嗓子眼河"(圖) /16日
 
[生態] 站在嘎達梅林碑前(圖)/15日
[文化] 燕僧取經早於唐僧/15日
[文化] 隋煬帝功過有新説/15日
[文化] 遼陽城夜話李世民/15日
[經濟] 振興東北共振遼河區域經濟/15日
[旅游] 巴林尋"寶"(圖)/15日
 
[生態] 無淚西湖/14日
[文化] 太子丹名垂太子河/14日
[文化] 司馬懿登陸牛莊港/14日
[經濟] 遼河經濟水乳交融難互補/14日
[旅游] 巨石屋探秘(圖)/14日
[旅游] 柳條插出"長城"來14日
 
[生態] 尋覓遼河水/13日
[文化] 走進5000年前神秘王國/13日
[文化] 女媧就在牛河梁?/13日
[文化] 黃帝生在遼河邊?/13日
[文化] 媽祖供在遼河邊 /13日
[經濟] 遼河經脈誰"阻流"/13日
[旅游] 東臨碣石在綏中/13日
 
[生態] 遼河源頭不眠夜/12日
[文化] 我們看到了最早的龍/12日
[經濟] 東西碰撞看遼河/12日
[旅游] 遼河旅游趣味多(圖)/12
[旅游] 遼河也有“周口店”/12
焦點網談
  專題策劃:馬義、丁銘 徐如光 趙泳  編輯/製作:徐如光

 
 
 
製作單位:新華網遼寧頻道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