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確保高考英語聽力不受干擾,
考點周圍禁止車輛鳴笛
|
|
為高考服務 |
英語聽力出現問題,無疑是考生、家長不願意看到的。但對於各級招考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説,英語聽力也是壓在他們心頭的一塊大石。一位工作人員曾&&:“英語聽力每年也都讓我們提心吊膽。”
記者於6月9日晚見到因處理聽力中斷事件而幾乎兩夜未合眼的瀋陽市招考辦的兩位負責人。這兩位負責人憂心忡忡地説,自從中、高考英語聽力記入總成績以來,大事小情不斷,這幾年他們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中、高考的。
兩位負責人説,這是一起事先根本沒有辦法預測的偶發事件,考試前他們已嚴格按規定對錄音設備和磁帶進行了檢驗,事件發生後也是按照上面準備的預案進行處理的。但事件出現後引來考生和家長的不滿,並有些過激表現,這也是正常的。
他們分析,關於英語聽力設備考前檢測的標準,有些是上面“拍腦門”做出的規定,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基層招考辦很難落實。比如按照廣電部門要求,聽力設備有一個統一指標,各考場即使安裝好一點兒的也不行;磁帶要考前灌制,根本無法全部試聽。這都容易造成偶然事件的發生。這次高考考前曾進行過五輪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
記者獲悉,這兩年來,瀋陽中、高考期間英語聽力考試中有不少意外情況發生。去年曾出現過某考點附近飯店擺結婚宴大放鞭炮影響考試;今年高考期間,遼寧省實驗中學的部分考生向招考部門反映,他們在考英語聽力時,考場上空有飛機飛過,影響了聽力的正常水平;錦州市300多名高考考生家長因孩子在考完英語後説“聽力聽不清”,也集體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瀋陽市招考辦的負責人認為,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把聽力考試搬到高考桌上不太合適,這種考試形式增加了考場錄音中斷等意外事件出現的可能性,並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瀋陽市招考辦一位工作人員委屈地説,招考辦每年都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為中、高考考生服務,但怎麼努力都無法避免聽力考試中意外的發生。
瀋陽市第11中學高三英語教師張岩無奈地&&,聽力設備有故障的情況在模擬考試時也出現過,這種隱患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避免,希望能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
全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課題組組長王加綿則建議,高考制度需要完善和改革,可以考慮將學生的智商測試分數、平時成績與高考成績疊加起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和發展潛力。“一張考卷定終身”的模式不可取,也容易引發新的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