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學者實現無人機“疊飛”高精度協同作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5 18:03:47
來源:新華社

西湖大學學者實現無人機“疊飛”高精度協同作業

字體:

  西湖大學工學院人工智能係趙世鈺實驗室研發出名為“飛行工具箱”的空中協同操作系統,使多架旋翼無人機在“疊飛”狀態下實現高精度協同作業,解決了近距離飛行與高精度操作不可兼得的技術難題。24日,該項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據介紹,“飛行工具箱”由一架工具箱無人機和一架操作無人機組成。操作無人機是擁有可伸展的機械臂的那個“操作手”,工具箱無人機能夠攜帶多種不同類型的末端執行工具,如爪子、剪刀等。

  “如果將操作無人機視為一名‘主刀醫生’,工具箱無人機就像是一名將各種手術工具遞給醫生的‘護士’,它們能代替人類在難以抵達的區域進行作業。”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趙世鈺説,應用這類操作系統空中作業機器人最大的難點是在空中實現“疊飛”。

  圖為“飛行工具箱”在空中進行對接。(西湖大學供圖)

  據介紹,由於單個空中機器人能攜帶的載荷有限,因此難以單獨完成複雜的空中作業任務,但當兩架無人機交疊時會産生強烈的“氣流干擾”。實驗顯示,當兩架無人機垂直距離接近至0.6米時,會産生強烈的向下氣流,相當於氣象學上的6級“強風”。因此,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是無人機技術發展的一個“卡點”。

  研究團隊設計了柔性電磁對接機構、氣流擾動估計與補償方法、高精度對接與操作控制技術三個技術核心模塊,利用自動“吸附”的電磁智能接口、神經網絡算法及視覺智能等技術大大提升了對接的精準度。研究團隊已實現了雙機、三機協作,在不少於20次的連續對接中,“飛行工具箱”的平均誤差為0.80厘米,相較於先前的無機械臂補償的類似系統(精度6-8厘米),精度提升了近一個數量級。

  趙世鈺&&,空中作業機器人處於低空經濟和具身智能兩大領域的交匯處,具有廣闊的産業化前景,“‘飛行工具箱’就像一個‘空中樂高&&’,通過模塊化、可擴展的設計,無人機將能根據實際需求,完成更複雜的任務。”(記者朱涵)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