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而生,循美而行。7月20日,“赤水河夜話:大美不孤·十方可鑒——茅&&學研討會”在茅&醉園舉行,領導嘉賓、專家學者、書評人、媒體代表等齊聚赤水河畔,共赴茅&“美學”之約,共探茅&“美學”未來,共同見證《茅&&學十題》新書發布,於循美獻智間開啟一場“多方鑒美”的赤水河夜話。
活動現場
著名文化學者顧久,中華美學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建平,作家出版社總經理扈文建,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黃賓堂,著名詩人、散文家、書法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雷平陽,著名新媒體藝術家王志鷗,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哲學系教授貢華南,著名媒體人、騰訊網副總編輯楊瑞春,著名畫家、中國文促會版畫院副院長、貴州版畫學會會長曹琼德,知名文化學者、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出席活動。
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老領導季克良,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段建樺出席活動。
茅&醉園,是一座裁得江南風景、移入茅&廠區的倣蘇州園林。當晚的醉園,蜿蜒的赤水河潺潺而過,美麗星空映照全場。活動中,現場嘉賓在醉園曲徑通幽的怡人景色中,通過沉浸式體驗,共同探索茅&産品之美、營銷之美、品飲之美,充分感受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茅&文化結合之美。
卓瑪才讓致辭
“我們取‘大道不孤’之傳統智慧,寓意茅&&學眾行致遠,又援引‘十方’坐標概念,傳遞秉承東方傳統的‘大美’理念,能夠穿越時空、處處可循。”卓瑪才讓在致辭中,分享了茅&&學的積澱與發展。他&&,茅&&學是匠人智慧的歷史結晶,源自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實踐,歷經孕育形成、豐富發展、成熟穩固發展階段,成為支撐茅&總結過去、走向未來的一套理論體系。茅&&學是系統生態的企業哲學,在系統性上,從生態美學、時空美學、平衡美學、營銷美學、生活美學等十個維度,深度解析了茅&&學的內涵所在;在生態性上,“美酒、美生活、美鏈結”相互&&、互為補充,形成穩定有機的整體。茅&&學是開放俱進的包容體系,聚焦“酒文化極致”,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挖掘茅&文化內涵,以傳統“二十四節氣”深度解析節氣文化和茅&文化的內在關聯,在品牌文化、科技創新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實現文化賦能發展、文化創造價值。
卓瑪才讓&&,茅&&學還將順應時代創新發展,成為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希望今後與更廣闊的文化空間、更多現實的發展實踐相結合,引領更加美好、更具美態、更興美業、更富美韻、更講美行的高質強業新未來。
季克良作研討分享
“始終致力於釀造人世間的最‘美’和最‘好’,是茅&的初心。”研討環節,季克良圍繞個人成長經歷,結合“美學十題”內容,分享了茅&的美與好。他&&,茅&&在工藝,好在傳承;美在科學,好在創新;美在文化,好在極致。於茅&而言,正是一代代茅&工匠傳承積澱的釀造工藝體系,奠定了茅&&學的根基,茅&&酒孕育茅&&學,茅&&學核在文化美學,壘築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美學極致人文。期待各位專家學者與茅&一道,以酒為媒,傾囊共建,一起發掘茅&更多的美與好。
高建平作研討分享
高建平結合酒文化故事,從美的哲學角度講述美酒的構成,闡述“酒文化極致”對茅&的重要意義。並&&,酒是一種文化,酒文化包含着豐富的內容,茅&重視美學,致力於提升酒文化,讓美學滲透到企業文化之中,對於企業內涵的提升,對於企業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雷平陽作研討分享
雷平陽從風物與文化角度闡述赤水河背景下的美學營建。他&&,赤水河蘊含着許多美麗的故事,當赤水河從一片片熱土流淌進每一位釀酒人的心中時,關於“美與夢想”的種子就從此種下,赤水河畔的茅&人們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將一段段與美有關的茅&故事娓娓道來,譜寫着高粱與小麥、美酒與美學的美好樂章,讓茅&&學得以生動體現。
貢華南作研討分享
貢華南圍繞文化與酒之美,從“美,甘也”深刻解説了中國白酒美學的特質。他認為,茅&&學、中國白酒美學是中國思想的具體形態,中國思想的靈魂是“味道”,而茅&&學統攝於“味道”,茅&釀造工藝的核心是“味覺設計”,營銷美學的本質是“味覺傳播”,“生活美學”的核心是生活要有滋有味,這些都賦予茅&有真、有善、有美、有味、有道。
王志鷗作研討分享
王志鷗從藝術與科技角度,解析視覺沉浸式美學發展,建言茅&&學體系建設。他&&,茅&以美為內核,以美為方向,不斷豐富品牌“美”的表達,生産美産品,建設美品牌,樹立美形象。相信在科技與藝術的加持下,茅&&學能進一步為人們構建起獨特而又美好的人文記憶。
楊瑞春作研討分享
楊瑞春圍繞茅&如何做好美學建設和講好美學故事作了分享。她説,通過講述與茅&品牌相關的有溫度的文化符號和人物傳記,並融合現代創新與時代特色,能進一步激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讓企業和消費者成為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顧久作總結分享
顧久為研討會作美學學術總結時&&,專家學者們結合自身領域,圍繞白酒的“味”與“道”、品牌戰略與文化傳播、科學與藝術、傳承與創新等方面,共同探尋茅&之美,既客觀理性,又滿含深情。作為一部白酒美學專著,《茅&&學十題》一書揭開了茅&&學的面紗,系統地提出了白酒美學的理論框架體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時代意義。
《茅&&學十題》
在新書發布環節,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茅&&學十題》一書正式發布。飽含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參考百餘部文獻,從十個維度開展課題研究,全書約14萬字,含110余張珍貴圖片,是茅&首次從“美學”角度自主構建企業哲學體系,第一本集全集團之力自主編撰公開出版發行的圖書,凝聚着一代代茅&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扈文建闡述《茅&&學十題》
發布會上,扈文建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茅&&學十題》一書的內容。他&&,發揚和繼承中國酒文化,提高和擴大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是釀酒企業的歷史責任,也是出版機構的歷史使命。《茅&&學十題》是一部詮釋美、展現美、弘揚美的著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茅&、了解中國酒文化、了解茅&&學的軒窗。
活動現場
美意無限的夜色中,茅&&學的源頭——赤水河首次被“點亮”,現場嘉賓一同觀潮赤水河,聆聽悠悠赤水的靈動與詩性。這條發源於雲南鎮雄的赤水河,穿過雄奇的山林,帶着歲月的沉澱、四季的祝福,奔騰而來,與茅&定下“美”的契約,同茅&共赴“美”的未來,也為本次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
茅&酒股份公司領導游亞林,茅&集團及茅&酒股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茅&&學十題》編委會課題組代表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