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
    4月18日,京綏鐵路局與日本東亞興業會社簽訂《京綏鐵路綏包公債借款契約》,借日款300萬元,作為建築綏包乾線之用。5月1日,京綏鐵路全線建成,9月1日正式通車,1923年1月綏包段通車。北京到包頭全線長886.16公里,設大小車站67個,當時穿行河北、山西兩省和綏遠特別區。這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建築的第一條鐵路。
    5月30日,民國政府任命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為蒙疆經略使,節制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特別區;因張作霖拒絕受命,民國政府對其幾經勸慰,討價還價,始得接任;9月26日,張作霖在奉天軍事會議上決定改蒙疆經略使為蒙藏經略使,以取代蒙藏院。
    5月,京綏鐵路當局由於管理不善,在試運行中因違章屢發事故,職工傷亡殘重,路工雖聯合呈文路局,要求保障安全,但路局不予理睬。於是爆發了京綏鐵路工人第一次罷工。又因京綏鐵路局長陳世華向日本三井洋行訂購價值2 500萬元機車等設備,從中索取15%的回扣,得贓款375萬元,敗壞路政,而且拖欠工資。於是12月13日爆發了全路機務工人大罷工,迫使北京政府交通部撤了陳世華的職,18日復工。
    是年,北京交通係所屬蔚豐興業公司聯合土默特旗以及地方紳商等,興辦歸綏電業,成立歸綏電燈公司籌備處,並呈報北京政府實業部備案,在火車站附近選址建廠。是時,天津買辦商人沈文炳,依靠日資,也在歸綏建立發電廠。於是,發生了民族資本與買辦資本的對抗與競爭。經過“五四”運動洗禮的歸綏蒙漢族青年學生,在李裕智、吉雅泰、孟純等人的率領下,提出“抵制日貨”、“反對日資”、“自己辦電廠,不要日本人辦”,憤怒地搗毀了沈文炳始建的電廠,鋸倒了已經栽埋好的電桿等設施,為民族資本撐了腰。
    熱河特別區都統汲金純在昭烏達盟阿魯科爾沁旗放墾牧場1.08萬畝。

 

1922年
    1月,歸綏旅蒙商大盛魁與其他商號聯股3 000股,總額30萬銀元,成立綏遠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在歸綏火車站西側建發電廠,5月即竣工發電。
    2月4日,蒙藏經略使張作霖在奉天召開吉林、黑龍江、綏遠、熱河等省區會議。19日議定設蒙藏經略副使。4月中旬在奉天召開蒙古王公蒙務大會。5月10日,民國政府裁撤蒙藏經略使一職,蒙邊事務由國務院和主管各部辦理。
    3月3日,扎賚諾爾煤礦9號礦井1 500名礦工,因俄方停發工資,停供燒煤和糧食等,舉行大罷工,直至16日復工。
    6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京分部主任李大釗派中共黨員何孟雄到京綏鐵路開展工運,改組了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同人會,並在該鐵路沿線組建了張家口、大同、平地泉、歸綏、包頭等八大站分會。
    6月12日,京綏鐵路前與美國太康洋行訂購價值230萬美元的貨車600輛,因不能按期付款而以對方舉薦會計,監督車輛收入和提息等條件,交通部總長高恩洪與太康洋行簽訂了所謂《展期合同》,激起全路工人的極大憤慨。於是從8月6日開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救國護路”運動,直至8月31日,迫使交通部撤回亡路合同,懲辦了路賊陳世華,維護了路權。
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國內民族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提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實行自治,成為民主自治邦,然後與內地聯合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
    9月,由於京綏鐵路當局8個月未給工人發工資,於是鐵路員工發動了持續不斷的索薪運動,直至10月27日,舉行了京綏鐵路全線總罷工。28日交通部總長被迫答應了罷工工人的基本要求。京綏鐵路的建成通車,特別是工人運動,對內蒙古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

 

1923年
    1月,李大釗發表《平民主義》一文,把蒙古等少數民族問題與中國革命的許多重大問題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5月,綏遠特別區學生聯合會為紀念“五四”運動和“五七”國恥日,7日上午歸綏各學校學生在歸綏中學舉行紀念大會,會後游行示威,宣傳反對“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因歸綏舊城“盛記”日貨洋行詆毀學生的愛國行動,8日再次集會游行,憤怒地搗毀“盛記”洋行,史稱打“盛記”。接着學聯會同綏區商會聯合組織日貨檢查團,檢查封存日貨,收繳日本資本。
    秋,歸綏中學和土默特高等小學校的吉雅泰、李裕智、多松年、雲澤(烏蘭夫)、奎璧等30多人考入北京蒙藏學校讀書;同時東部喀喇沁右旗也有烏力吉敖其爾(吳獻文)、王瑞符以及哲裏木盟的特木爾巴根、烏雲珠等到蒙藏學校就讀。中共北方地區黨的領導人李大釗、鄧中夏等對蒙藏學校這批蒙古族青年給予極大的關懷,及時引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走上了革命道路。
    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吳俊陞在呼倫貝爾中蘇邊境戍兵屯田,官方撥荒蓋房,提供籽種,官兵攜眷屯耕,散為農聚為兵,以戍邊防。10月,吳俊陞又投資建成通遼發電廠,供電線路全長80公里。
    是年,赤峰人韓麟符、熱河建平人陳印潭、喀喇沁旗蒙古人白海風等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産黨。冬天,雲澤、奎璧、佛鼎、高布澤博等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4年
    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蒙古族人士恩克巴圖、白雲梯分別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執行委員。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制定了新三民主義的民族政策,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
    李裕智、多松年、吉雅泰、雲潤、孟純等蒙藏學校的又一批蒙古族青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在該校建立了團支部,有些人秘密參加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4月,中共北方黨組織選送榮耀先、白海風和王瑞符入黃埔軍校第一、二期學習。從這一年下半年開始,多松年、李裕智、奎璧、吉雅泰、孟純、佛鼎、雲澤、雲潤、趙誠等陸續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北京隱居的伊盟烏審旗“獨貴龍”運動首領錫尼喇嘛,回到烏審旗,重振“獨貴龍”,但遭該旗王公追捕,11月轉赴蒙古人民共和國。
    11月10日,孫中山先生北上,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兩大主張,蒙藏學校的蒙古族青年積極參加歡迎孫中山先生北上和召開國民會議的活動。
    奉系軍閥張作霖擬定《內蒙古開墾大綱》,準備大興蒙墾;其部屬楊宇霆、吳俊陞強墾科爾沁左翼後旗牧場2 200多坰,吳俊陞又強租該旗土地2 000坰,租期99年。

 

1925年
    1月13日,“內蒙古各盟旗各團體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也稱“內蒙古國民代表大會預備會”,各方面人士50餘人出席,討論通過了《內蒙古各盟旗各團體代表大會宣言》,闡述了召開內蒙古國民代表大會,解決內蒙古地方自治問題的6項基本主張,並發表了《致內蒙王公書》,原定3月15日以前召開內蒙古國民代表大會,但由於3月1日至4月16日孫中山、李大釗主持召開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而延期。
    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電邀孫中山北上後,赴張家口出任西北邊防督辦,其部屬李鳴鐘被任命為綏遠特別區都統,馮玉祥的國民軍控制了察、綏兩特別區。
    2月,綏遠通俗教育講演所在歸綏成立,以啟導國民,改良社會,開通綏遠風氣,增進文化為宗旨。先後改組為綏遠社會教育所、綏遠民眾教育館。
    3月1日,孫中山、李大釗在北京主持召開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蒙藏學校的學生積極參加國民會議運動和會議的組織工作,奎璧、吉雅泰、趙誠、高布澤博、崇德成等以綏遠國民會議促成會代表的身份出席大會。
    李大釗在北京《民國日報》發表《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深刻剖析了蒙古民族所受的四重壓迫,闡述了蒙古民族的解放問題。
    中共北方區委派吉雅泰、李裕智等回綏遠分別建立中共綏遠工委和包頭工委;派陳印潭、楊洪濤在承德和張家口分別建立中共熱河工委和察哈爾工委。同時幫助國民黨建立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內蒙古4個黨部,他們都是各黨部的負責人。在內蒙古形成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
    3月22日,馮玉祥在歸綏創辦五族學院,招收各族子弟就讀,少數民族學生概免學費,內設師範部和中學部。1926年6月改稱中山學院。
    4月26日,綏遠都統李鳴鐘在歸綏召開烏、伊兩盟13旗王公會議,商討各旗繪製疆界圖,選送學生入五族學院以及各旗教育發展,提倡剪辮子,徵集物産組織綏遠物産館,呈送人丁戶冊,提倡五族通婚和蒙旗選送學兵,振興畜牧業等。
    4月28日,在中共北方區委領導下,由多松年、雲澤、奎璧等主辦的內蒙古第一個革命刊物《蒙古農民》創刊。
    5月30日,“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6月上旬,在中共綏遠工委領導下,綏遠學生聯合會舉行各族各界聲援“五卅”慘案殉難者大會,會後游行示威,發動募捐,從城市發展到農村。
    5月,全國鐵路總工會再次派何孟雄到京綏鐵路開展工運;8月,京綏鐵路總工會在張家口成立,王藻文任委員長;10月,中共張家口地委和共青團張家口地委同時成立,肖三、穆秉衡分別任黨團地委書記;年末,由於路局有兩個多月不給工人發工資,黨團地委和工會協同發動鐵路工人索薪運動,包頭、歸綏車站工人首先罷工,沿線各大站響應,迫使路局答應發薪,罷工勝利結束。
    9月,中共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作出《蒙古問題議決案》,分析了內蒙古革命的重要性與特殊性,闡述了黨對內蒙古革命的方針政策,特別提出組建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和內蒙古農工兵大同盟的問題。
    10月13日,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張家口召開,來自內蒙古各盟部旗約百名代表出席,共産國際、中國共産黨、中國國民黨、蒙古人民革命黨以及馮玉祥的國民軍均派代表出席,大會通過了《告全體民眾宣言書》,宣布了黨對內蒙古民族民主革命綱領和各項政策,選舉産生了中央領導機構,決定創建內蒙古人民革命軍和內蒙古軍官學校,出版《內蒙國民旬刊》。由共産國際、中共和馮玉祥的國民軍幫助經費和武器,組成了“內蒙古特別國民軍”3個縱隊,由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常委樂景濤、中共熱河工委負責人陳鏡湖(即陳印潭)、鄭丕烈分任縱隊司令,在熱河參加馮玉祥國民軍對奉系軍閥的作戰;11月16日《內蒙國民旬刊》創刊。
    冬,內蒙古農工兵大同盟在張家口成立。內蒙古熱、察、綏三特別區農工兵代表參加成立大會,李大釗主持成立大會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趙世炎、韓麟符當選為副書記。會後,在熱、察、綏三特別區的農民、士兵和工人中廣泛發展盟員,建立組織。
    是年,中共北方區委和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派奎璧、佛鼎、特木爾巴根、朋斯克等到蒙古人民共和國學習。冬,中共北方區委派雲澤、多松年、雲潤、康根成、榮照等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