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
呼倫貝爾盟擁有以草原、森林景觀、民族風情眾多古今景點為代表的多種旅游資源,特色顯著、品位很高,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研究性,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漫長的中俄、中蒙邊境線,眾多口岸,具有沿邊開放的、有利旅游區位條件,蘊藏着發展旅游業的巨大潛力。
自然旅游景觀豐富多樣、千姿百態,有草原、森林、河流、湖泊、礦泉、珍稀動植物、山嶺以及冰雪景觀等。草原遼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河湖遍佈,是我國生態保持較好、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保護較好、自然景觀完整的最大的天然森林,次生林和跡地更新林等景觀齊備。這裡也是野生動物的天然博物館,景觀獨特;呼倫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2339平方公里,水光山色、煙波浩渺、魚躍鳥翔,被譽為“草原明珠”;海拉爾河、伊敏河、莫日格勒河在草原上蜿蜒流淌形成呼倫貝爾草原特有的美景——草原曲水;界河——額爾古納河兩岸風光秀麗、風情各異;這些都是在我國具有壟斷價值的旅游資源。此外,維納河礦泉、神泉山礦泉、紅花爾基樟子松林、四方山火山口,神指峽、牙克石巴林喇嘛山風景區、扎蘭屯市秀水風景區等都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冬夏景觀各具特色。夏季草原、森林蔥鬱、氣候涼爽宜人,是回歸大自然綠色生態旅游的理想之地;冬季草原、森林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景色壯觀是開展冰雪旅游的好地方。
-
中蒙界湖——貝爾湖

貝爾湖位於呼倫貝爾高原的西南部邊緣,是中蒙兩國共有的湖泊。湖呈橢圓形狀,長40公里,寬20公里,面積608.78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在蒙古國境內,僅西北部40.26平方公里為我國所有。貝爾湖主要集納自東南流來的哈拉哈河水而成。烏爾遜河水從北面把它和呼倫湖連接在一起。貝爾湖水為淡水,湖水較深清澈,為沙礫湖床,是天然漁場。主要有鯉、鲇、白魚、紅鰭魚和狗魚。其中鯉魚以“大、肥、香”而負盛名。
- 北國大澤——呼倫湖
呼倫湖方圓八&&,碧波萬頃,像一顆晶瑩碩大的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呼倫湖同東南方距離250公里的貝爾湖被稱為姊妹湖,並成為呼倫貝爾草原的象徵,呼倫貝爾各族人民的驕傲。
呼倫湖也稱呼倫池、達賚湖,是中國第五大湖,也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部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裏市之間,湖型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湖長93公里,最大寬度為41公里,平均寬度為32公里,周長為447公里。當湖水位在543.33米時,湖水面積為2 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
“呼倫”是由蒙古語“哈溜”音轉而來,意為“水獺”;“貝爾”蒙古語意為“雄水獺”。古代這兩個湖盛産水獺,生活在湖邊的蒙古人便以動、植物名稱命山、河、湖、泉名稱的古老習慣為兩湖命名。清初,游牧在湖邊的蒙古人開始稱呼倫湖為“達賚諾爾”。“達賚”蒙古語意為“海”,“諾爾”意為“湖”,“達賚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呼倫湖至今已有一億多年的滄桑變遷史。
呼倫湖屬富營養型湖泊,有魚類30多種,隸屬6個科。主要有鯉魚、鯽魚、紅鰭鰉、狗魚、鲇魚等經濟魚類。此外,湖中還盛産秀麗白蝦。
呼倫湖是我國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濕地連
綿,草原遼闊,食餌豐富,鳥類棲息環境佳良,因此是我國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春秋兩季,南來北往的候鳥種類繁多,據初步統計,呼倫湖地區共有鳥類17目41科241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1/5,是世界上少有的鳥類資源寶庫之一;是一個碩大的鳥類博物館。從80年代初開始,每年都有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此考察。
呼倫湖發展漁業生産有着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以呼倫湖為主體的三湖(呼倫湖、貝爾湖、烏蘭泡)和三河(克魯倫河、烏爾遜河、達蘭鄂羅木河)形成了一個漁業生産的整體,成為供魚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有機水系。
呼倫湖還以“大、活、肥、潔”著稱全國。“大”是湖的面積2 339平方公里,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湖,比香港島的面積還大;“活”是湖內有烏爾遜河、克魯倫河和達蘭鄂羅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於牧區,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糞便多流入湖中,是魚類的天然餌料;“潔”是湖區各河流基本沒有污染,是少有的一塊凈土。
呼倫湖區氣候溫涼,是避暑佳境。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民族風情,又使呼倫湖面為一個新開發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