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源
旅游事業是從1984年開始的。經國務院批准確定通遼市為開放城市。經自治區外事辦批准劃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左後旗大青溝,通遼市莫力廟水庫,科左後旗巴胡塔蘇木、東巴胡塔嘎查,市直珠日河牧場為對外開放的四個旅游點。建立了中國旅行社通遼支社。
- 最大的沙漠水庫——莫力廟水庫
陽光,沙灘,清澈的庫水,湛藍的天空。莫力廟水庫波光瀲艷,游人如織。這遠近馳名的沙漠水庫是國內外游客客觀光游覽、消夏避暑的理想所在,她美麗的風光使人流連忘返。
莫力廟水庫在通遼西南45公里處。庫區佔地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庫容1.92億立方米,水面40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長1.1萬米,底寬100米的人工沙壩堪稱世界之最。沙漠之中建水庫,這正是她米人之處。
1959年,數萬民工雲集莫力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修建水庫。經過30多年的建設,莫力廟水庫已成為具一定規模的保持沙海生態平衡、分引遼河洪水、灌溉水、發展水面養魚的綜合性水庫。建庫以來,曾多次被國家、自治區、盟水利部門評為水利管理先進單位。
“壩前栽河柳、壩後栽楊柳、壩頂種錦雞兒、壩坡種艾蒿”的養護措施,使萬米沙壩披上了綠裝,成為一道引人的風景。庫區有萬畝人工森林,千畝成材林,百畝果園。綠色覆蓋沙海,不僅起到了離風、固沙、調節氣候的作用,而且每年可産出各類水果2.5萬多公斤。綠色叢中,獐狍野鹿、狐獾野狼,山禽野兔出沒其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
水庫年産鮮魚30余萬公斤,共有30多個魚類品種,不但有江南四大家魚:鯖魚、草魚、鰱魚、鳙魚,而且有塞北魚蝦:鯉魚、鯽魚、鯰魚、蝦。此外,名貴的武昌魚、銀魚、甲魚也在水庫安家落戶。畜區周圍沒有工廠、礦山,庫底為優質白沙,各類水産品由於沒有污染和別具風味而聞名遐邇。莫力廟水庫更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旅游勝地。水庫距建於清代順治年間的莫力廟遺址只有12公里,莫力廟水庫也由此而得名。庫區內建有倣莫力廟建築風格的莫力殿1座,內塑有彌勒佛。碧蓮池、八柳坪、響水橋、龜池島、燕窩島、北冰洋等沙湖八景相映成趣。庫區旅游,既可水浴、沙浴,又可乘船、釣魚。還可品嘗獨具風味的全魚宴、民族風味的手把肉。庫區到通遼市均為優質柏油路面。程控電話可與全國各地&&。百餘床位的招待所和7座蒙古包可為游人提供舒適的住宿條件。1個室內舞廳和6個露天舞場,又為游人增添優雅的旅游情趣。
水草豐美、牛羊肥壯、鳥語花香的莫力廟水庫被人們譽為“沙海明珠”、“塞北西湖”。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著名作家葉聖陶、老舍、魏巍都曾到庫區視察和觀光,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足跡和耐人品味的題記、墨寶。
莫力廟水庫,這塞北的水鄉秀色,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 風光獨特的珠日河草原旅游區
珠日河草原旅游區距交通發達的通遼市101公里,1994年,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立項投資擴建,隸屬哲裏木盟旅游局。這是一處具有民族特點的旅游景點。
珠日河草原旅游區共佔地6 000畝,總建築面積3 250平方米,整體設計突出了民族特色,鳥瞰旅游區呈雄鷹展翅型。中間5座堂式蒙古包是款待客人的地方,有較強的民族特點,造型典雅,富麗堂皇。東西兩側為豪華宴會廳和歌舞娛樂廳。在迎賓包西面還有18個豪華型的固定蒙古包,內設50張床位,並設有程控電話,閉路電視,淋浴室和衞生間;東西有十幾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蒙古包,裏面可接待上百名游客住宿。在建築群的南端,是具有國際標準的賽馬場,跑道周長1 000延長米,全盟一年一度的賽馬節都在這裡舉行。同時,在旅游區內,還為廣大游客安排了豐富多彩的,並具有民族特點的其它游樂項目,如馬隊迎賓、賽馬表演、摔跤表演、射擊表演和祭敖包等。還有射箭、打布魯、騎馬漫游、騎駱駝、坐勒勒車、垂釣、篝火晚會及民俗表演等。為使游客了解草原風情和牧民的生活習俗,也可到牧民家作客及訪問。
在旅游區內就餐時,可以品嘗到具有科爾沁草原風味的“手扒羊肉”,各種奶食品及奶茶等。在這裡,你可盡情領略到馬背民族獨有的情趣和特色,是令人難得的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