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
:: 加入收藏 ::
:: 關於我們 ::
民族風采 >>> 蒙古族
   
 
 
 
 
 
 
◇ 蒙古族 達斡爾族 鄂溫克族 鄂倫春族
歷史淵源 人口分佈 民族服飾 飲食習慣 居住環境 婚姻習俗 喪葬習俗 民族禮儀 文體娛樂 宗教信仰 著名人物
元朝時期蒙古族歷史人物 北元蒙古族歷史人物
清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近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現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北元(明代)蒙古族歷史人物

巴圖蒙克達延汗  阿勒坦汗  忽圖克&徹辰琿&吉

阿優希 顧實汗 雲丹嘉措  巴圖爾洪&吉  咱雅班第達

  巴圖蒙克達延汗(1474-1517) 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1480年,滿都魯汗的滿都海哈敦擁立他為汗,號達延(大元)汗。1480-1517年在位。他即位時,蒙古正處於封建割據狀態。他在滿都海哈敦的輔佐下,先後收撫了四衛拉特,制定了約束他們的法規;進兵兀良哈,恢復了對兀良哈三衛的統治;鎮壓了右翼封建領主的叛亂,殺衛拉特領主鍥加思蘭、伊思馬因太師、永謝布領主伊巴賚太師、鄂爾多斯領主滿都賚阿固勒忽,重新統一了蒙古,史稱他為蒙古的中興英主。他為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萬世一統的統治,廢除由異姓貴族擔任的太師、丞相職位,沒收他們的領地,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力,使其均成為阿拉巴圖(平民)。將漠南、漠北蒙古劃分為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左翼三萬戶和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右翼三萬戶,分封給諸子統治。汗以察哈爾萬戶為中心,統領左翼三萬戶,委派濟農(汗位繼承人)以鄂爾多斯萬戶為中心,統領右翼三萬戶。他實施的措施,結束了自成吉思汗以來黃金家族與異姓賽特(權臣)並立的制度,結束了異姓權臣太師、丞相專橫的歷史。自1488年始與明朝有頻繁的使節來往,並以邊境互市形式進行貿易。1500年,因雙方的軍事衝突,互市關係逐漸中斷。

  阿勒坦汗(1507-1581) 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汗,又稱格根汗。漢籍作"俺答"。達延汗孫。其父巴爾斯博羅特是濟農。1519年,他十三歲時繼承土默特萬戶汗。1524-1571年,出征四十五次,平息兀良哈萬戶叛亂,佔領西海(青海)、進兵西康、征服衛拉特和伊力把裏,多次進攻明邊城鎮。1571年,進攻明京城,焚燒畿甸。明廷在軍事壓力下,同意他提出的互市貿易的要求,並封他為"順義王"。注意發展土默特經濟,提倡種植穀物果木。1572年建庫庫河屯(今呼和浩特市)。為了提高他在全蒙古中的政治地位,於1574年遣使迎請西藏格魯派首領索南嘉措。1578年,在青海仰華寺會見索南嘉措,封"達賴喇嘛"之尊號,索南嘉措賜俺答汗"轉千金輪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稱號。達賴喇嘛稱俺答汗為忽必烈汗的化身。阿勒坦汗制定了《阿勒坦汗法典》和《十善福經法》兩部法典。不僅成為右翼三萬戶的盟主,而且把他的勢力擴展到左翼察哈爾萬戶,迫使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汗東遷遼東外邊。

  忽圖克&徹辰琿&吉(1540-1586) 北元政治家。鄂爾多斯部人。巴圖蒙克達延汗曾孫。幼年受教於洪兀&達顏巴黑什(老師)。土門汗時任執政官。自1562年至1574年,曾四次舉兵伐衛拉特、吐蕃、土庫麻克等地。1566年,進兵吐蕃,與西藏黃教派建立了&&。率兵返回時帶領三名喇嘛回來。1576年,自鄂爾多斯來呼和浩特會見其叔阿勒坦汗,勸他信奉西藏黃教。他説:"汗今已年老,據賢慧者言,有利於今世與來世命運的佛經。今在西方雪山之地有觀世音菩薩之化身。迎請他如同昔日忽必烈汗、八思巴喇嘛二人一般,應行政教平行之制"。阿勒坦汗接納他的建議,同年遣使去西藏迎請三世達賴索南嘉措。1578年,他與阿勒坦汗去青海仰華寺會見索南嘉措。他在十萬人大會上發表演講,講述了藏傳佛教傳入蒙古的歷史與忽必烈汗執行"政教平行"之制及北元時蒙古衰落的原因,預言蒙古振興的惟一途徑是像忽必烈汗一樣執行"政教平行"之制。1585年,三世達賴來土默特時,他將其迎請到自己住地。為了在蒙古傳播藏傳佛教,恢復忽必烈汗執行的"政教平行"之制,親自校勘頒佈了忽必烈汗執行"政教平行"之制的法律彙編《白史》。此書對17、18世紀的蒙古史學思想産生了很大影響。

  阿優希 生卒年不清。蒙古語言學家。蒙古喀喇沁部人。兼通印、藏、蒙三種語言。索南嘉措(三世達賴喇嘛)和阿勒坦汗會見時擔任翻譯官。達賴喇嘛賜他"阿難答滿珠錫裏固什"之號。故又稱阿優希固什。1585年,阿勒坦汗長子僧格都楞迎請三世達賴嘛來土默特。1587年他陪同達賴喇嘛由土默特赴喀喇沁部。同年,創制蒙古文標音字母"阿利伽力字"。1602-1607年,他和錫勒圖固什綽爾吉組織右翼三萬戶的譯者賢能譯一百零八卷《甘珠爾》為蒙古文。

  顧實汗(1582-1654) 一寫固始,和碩特汗。名圖魯拜琥。1605年,他二十五歲時調解了衛拉特與喀爾喀雙方關係,東科爾忽圖克圖和喀爾喀君臣皆喜,賜名"顧實"(國師)尊號。其兄拜巴噶斯汗死後,繼承和碩特汗位和衛拉特聯盟盟主職位。當時,佔據青海的喀爾喀卻圖&吉、西藏地區的藏巴汗、甘孜地區的白利土司聯合起來迫害黃教派。達賴五世的司庫索南群培前往準噶爾向顧實汗求助。他應請。於1637年率領一萬準噶爾聯盟軍進攻青海,消滅了卻圖&吉,佔領青海。1639年,進攻後藏,消滅了藏巴汗,建立了統治青藏高原的和碩特汗廷。顧實汗身居布達拉宮的獅子寶座上,統領青海和全藏的行政、軍事,任命第巴行使權力。汗廷裏,達賴和班禪管理全藏的宗教和寺院經濟。從此,黃教在藏傳佛教中佔領了神聖地位。1654年,病死。

  雲丹嘉措(1589-1616) 四世達賴喇嘛。阿勒坦汗曾孫。三世達賴圓寂時,西藏紅教與黃教之間的鬥爭尚未結束。黃教為了得到蒙古的支持,護法和上師預言三世達賴轉世將在蒙古地方出現。按照他們的預言,遣三世達賴的侍從(索本)來土默特尋訪,認定阿勒坦之孫松布爾徹辰楚庫古爾&吉之子為轉世靈童。1592年,經大強佐貝丹嘉措等地方首領代表和色拉、哲蚌、甘丹三大寺代表來到呼和浩特正式確認為轉世靈童。1603年,雲丹嘉措被迎請到西藏登上哲蚌寺甘丹頗章的寶座。然後到大昭寺,由甘丹赤巴桑結仁欽任堪布、甘丹赤巴根敦堅讚任軌范師,給他傳授了沙彌戒。1614年,由班禪洛桑卻吉堅讚任堪布、活佛索南格勒貝桑任軌范師,給他傳授了比丘戒。明萬曆皇帝派遣索南洛追等使者邀請他,並封"恰達多吉桑結"(遍主金剛佛)之稱號。但他未能成行,圓寂於哲蚌寺。享年二十八歲。

  巴圖爾洪&吉(?-1653) 準噶爾汗國奠基者。綽羅斯氏。名和多和沁。父哈剌忽剌,準噶爾部首領,1635年死。1616年離開其父親,居住在也兒的石河流域,謂巴圖爾&吉。在其父死後,從達賴喇嘛那裏獲得了"洪&吉"的尊號和"額爾德尼巴圖爾"的封號,雄踞衛拉特諸部之首。內蒙古被後金征服後,他致力於衛拉特、喀爾喀首領的和解。在他的努力下,於1640年九月在塔爾巴哈&召開了衛拉特、喀爾喀僧俗首領會議,制定了《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他倡導農業和手工業,招徠漢人、維吾爾人、中亞人(布哈拉人)、俄羅斯人,在和布克賽爾、伊犁、科布多等地耕種。又從內地和俄羅斯招徠能工巧匠發展手工業,在衛拉特出現許多小城鎮。他在和布克賽爾設置治所。他與清朝、俄羅斯有頻繁的使者來往。

  咱雅班第達(1599-1674) 語言學家、佛學家、翻譯家。和碩特部人。17歲去拉薩學佛學,獲拉布札木巴學位。1639年返回衛拉特。他調解衛拉特內部、衛拉特和喀爾喀上層之間的矛盾,防止了蒙古內部的封建混戰。在衛拉特、喀爾喀各地進行傳教活動,是蒙古地區的早期宗教活動家,為在蒙古地區傳播藏傳佛教起了積極作用。1648年,他創制托忒蒙古文,拼寫衛拉特方言。1650-1662年,用托忒蒙古文翻譯藏文佛經一百七十二部。 

[資料來源: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發行版〕

 
         
- 名勝古跡 - - 自然景觀 - - 餐飲住宿 - - 旅行社 - - 特色旅游 - - 民族風采 -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