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食藥局官網

2016年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綜述

落實“四個最嚴” 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綜述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特別是《食品安全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更是把保證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作為事關發展穩定和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壓實責任,強化措施,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食品藥品安全呼和浩特”為有力抓手,切實推動“一法一條例”等食品藥品相關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 要求(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推進 “四有兩責”工作落實(食品藥品監管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監管職責和檢驗職責);


圍繞“一個中心”——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抓好“五項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技術支撐體係建設、信息化建設;

守住“一條底線”——堅守住不發生區域性、係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的底線;


全面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呼和浩特,切實保障首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強化“三個責任”落實,即: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

——健全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制度,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著力提升執法人員監管能力,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作風優良、勤政廉潔的監管隊伍。

——整合執法資源,建立專業監督抽檢隊伍,加強稽查辦案力量。強化食品藥品監督檢查、抽樣檢驗的范圍和頻率,嚴懲重處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在第一時間公開抽檢結果、公開檢查結果、公開案件查處結果,維護消費者權益,約束執法者行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促進社會誠信體係建設。

——創新開展日常查、錯時查、假日查、聯合查和“雙向”督查,實行執法檢查網格化、規范化、常態化、痕跡化的“四化”監管,實施季度通報,促進工作落實。

——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形成抽樣檢驗、執法查處、日常監管“三位一體”工作機制,開展標準化監管所創建。

——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2016年全市預算監管經費4583.8萬元,食藥監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加大12331投訴舉報獎勵力度,構建了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關心、人人受益的社會共治格局。

連續三年榮獲內蒙古 自治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實績突出單位和成績優秀盟市。


查辦的茱莉娜(JULINA)係列化粧品案和唐某某未經許可生産銷售義齒案等案件,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評為全國食品藥品稽查優秀案例2起,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優秀案例1起。

1月12日,召開2016年第一次食藥安全資訊通報會。焦鴻局長通報2015年監管工作及2016年初步設想。書面通報了“2015年12月份食藥違法案件10起典型案例”和“2015年度10起典型案例”。

1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首張食品流通許可證與餐飲服務許可證“兩證合一”的新版《食品經營許可證》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頒發。

1月26日,召開百姓關注熱點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動員大會,安排部署“春雷、颶風、利劍”執法行動。

1月29日,呼市局黨組第一時間作出安排,傳達學習貫徹1月28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第三次全體會議精神,組織收聽收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統一思想,深刻領會,抓好落實。

1月1日至4月1日,加強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和傳染病防控工作。

1月6日至1月17日,加強對31種假冒保健食品銷售環節監督檢查。

1月15日至3月1日,開展“年夜飯”和春節期間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治理行動。

1月20日至12月31日,開展打擊假冒偽劣酒類制品和水産品品質安全專項治理。

1月至12月,圓滿完成全國“兩會”、自治區第十次和呼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全國柔道錦標賽等25項重大活動餐飲環節食品安全保障專項檢查;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專項治理;加強進口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

2016年至2018年,開展違法添加罌粟殼專項檢查。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突出“四個強化”,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黨建主體責任。

一是強化思想教育。堅持每兩周召開一次黨組(擴大)學習會和機關工作例會,每周五下午黨員幹部學習制度不動搖。通過領導幹部講黨課、專題講座、集中輔導、個人自學、交流研討等形式,進一步武裝頭腦,凝聚力量,為推動食藥監管事業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理論基礎。

二是強化組織建設。堅持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嚴格執行“一崗雙責”。成立了機關紀委,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食品藥品監管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三是強化制度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學習貫徹《準則》、《條例》,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規則,修訂規章制度60余項,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機關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幹部的執行力和制度的約束力。

四是強化作風建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突出學做結合,真心實意為幹部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增強黨組織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支援武川縣包扶村建設莜面加工廠。協調解決了市食化所66名幹部的參公身份,保證了機構改革劃轉人員的原有身份和待遇保持不變。幫助解決了2002年復轉軍人艾建新多年遺留的安置問題,落實了他的工作崗位、待遇補償和工資等。與友鄰單位共建互派幹部實訓學習,互動傳遞正能量。豐富實踐活動載體,激發機關黨建工作活力,引導全體黨員在拓展素質訓練、開展知識競賽、推進精準扶貧、組織結對共建、加強廉潔執法的過程中爭做合格黨員,確保“兩學一做”取得扎扎實實的效果。

立足“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理念,整合力量,注重創新,加大創建力度,打造“食安首府”品牌,全力爭取摘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簡稱‘雙創雙安’)”這兩塊國字號招牌。

2016年以來,呼和浩特市食品安全隨機抽查比例達到50%以上,實施食品監督抽檢9072批次,合格率98.7%。檢測蔬菜樣品5843批次、畜産品6674批次、水産品350批次,合格率分別達到99%、100%、100%。生鮮乳檢測奶站446批次,合格率100%。屠宰檢疫49.43萬頭只,檢出病害動物803頭只,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突出源頭治理,著力打造土左旗創建自治區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縣,打造清水河縣、托縣創建自治區級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旗縣。全市累計建設畜禽、蔬菜等標準化種養殖基地147個,支援無公害蔬菜基地、有機蔬菜溯源體係建設,有機、綠色、無公害標識農産品達到140個、地理標誌農産品64個,“三品一標”認證企業41個,産品數量106個,種植面積8.3萬公頃。

整治校園及周邊食品店、餐飲店,清理未經批準違規設置的燒烤攤點1399處。規范小餐飲店經營行為,發放食品攤販備案證1721家。

呼和浩特市規劃設計的158000㎡食品生産企業加工區和物流園區項目以及玉泉區、土左旗、托縣等食品加工園區項目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新城區、賽罕區2個食品加工園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現有豆腐、饅頭、豆芽、粉條四條標樣生産線。

全市擁有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55家,食藥安全示范街71條、示范企業730家。匯集了伊利、蒙牛、蒙羊、可口可樂、燕京、桃李等重點企業和知名品牌,綠色食品加工産業成為全市第一個千億元産業集群,食品加工業已成為呼和浩特市工業經濟的主導産業之一。

連鎖商超覆蓋全市鄉鎮、街道社區,50%以上大型企業食堂和80%以上學校食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評定,均達到A級以上。

市區108家大型肉菜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和機械化定點屠宰企業實現了上線試運作。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係建設逐步完善。同時,市四區16個新建的便民市場和農貿市場已全部投入運營。

出臺了《呼和浩特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管理辦法》,投資建設專業化餐廚垃圾處理場和收運站,日處理量達到60噸,基本實現了對大中型餐飲企業餐廚垃圾的集中收運和無害化處置,餐廚廢棄物規范化處理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通過“雙創雙安”活動的開展,呼和浩特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顯著改善,農産品種植養殖規模化專業化、小作坊園區化、食品生産企業規范化、食品流通追溯“一票通”、打造“明廚亮灶”和餐飲示范街等,構建了無縫銜接的監管網絡,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準,築牢了百姓舌尖上安全防線。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放權上求實效,在監管上求創新,在服務上求提升,推動了“放管服”改革工作有序開展。

1、 簡政放權,推進各項制度改革。

——完善權力權責清單。梳理行政權力事項302項,主動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完善行政審批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四分離、四統一”審批機制,所有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審批,保證更加公平、公正。2016年共受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1767件,累計辦結2370件(包括上一年度結轉的事項)。

——完善行政執法工作機制。建立了行政執法人員數據庫,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機制,規范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行為,規范事中事後監管。

——嚴格行使行政權力。建立行政執法全程痕跡化記錄制度,通過錄音、錄影、電子臺賬等現代執法裝備,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2、實行“雙公示”,提高政務公開水準。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府資訊公開保密審查機制,及時更新政府資訊公開目錄。2016年,在市局網站、政府資訊網、呼和浩特市企業信用資訊公示係統、信用呼和浩特四個網站和係統,發布“四品一械”公示公告55期,公開資訊3318條,公示案件處罰資訊1075條,辦理依申請公開事項10件。

3、整合資源,提升技術支撐能力。

推進自治區和呼市共建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投入資金8000萬元,完成實驗室改造,順利通過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整合旗縣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和林縣新建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基層食品檢驗檢測能力進一步提升。

(一)著力落實黨政同責的責任

——建立食藥安全責任體係,自上而下成立了由“一把手”任主任的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績效考核體係,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對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同時,市人大連續3年將推進食品安全工作列為執法檢查重點,市政協連續2年針對食品安全領域安排重點調研課題,確保了全市連續多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在全區歷年食品藥品安全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制定印發了《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職責分工》、《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辦法》,發揮食藥安全綜合協調作用,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指揮,聯合執法,定期督查,每月通報,形成合力,促進工作落實。

——健全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監管網絡,設立了85個鄉鎮(街道)食藥監管所,已建成標準化所53個。聘請食藥安全協管員1710名。


(二)全面加強食藥市場全程監管

——強化日常監管。加大食品生産環節“四重一大兩小”(重點環節、重點品種、重點企業、重點問題,大型企業,小作坊、小攤販)專項治理。以農貿市場規范化建設為突破口,加強食品安全流通監管。加快餐飲業監督量化等級提升,完成餐飲服務單位量化等級評定9100家。大型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食堂100%完成了“明廚亮灶”工程改造。強化群體性就餐單位監管,發放《農村集體聚餐服務備案證》48家。圓滿完成了“兩會”、自治區和市黨代會、全國柔道錦標賽等25項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監督銷毀了“內蒙古盛樂制藥有限公司”庫存麻黃鹼類産品,排除了藥品安全隱患。

——開展專項治理。組織開展餐飲服務“百日會戰”、百姓關注熱點食品安全、藥品和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違法經營行為、非法經營疫苗案件查處等專項整治76多次。啟動食品風險監測響應機制,針對水産品、淀粉制品、膨化食品、發酵面制品、冷面片等熱點食品進行專項監督抽檢。

——加大辦案力度。整合市本級執法資源,壯大稽查執法專業力量,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完善行刑銜接機制,與公安機關聯合查辦案件7起,嚴懲重處成為治理常態。2016年,共檢查食品藥品生産經營企業56377家次,受理辦結投訴舉報1330起,立案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840起,結案1706起,取締無證食品生産經營戶40戶,無證經營中藥飲片“黑窩點”1個,移送公安機關案件7起。查扣假冒白酒、以次充好紅酒2300余瓶,違法保健食品、化粧品3000余盒,集中銷毀過期藥品74416盒、過期食品45箱。完成食品抽樣任務9072批次,藥品抽樣任務947批次。

——健全監管制度。制定印發了《呼和浩特市食品生産企業食品安全品質管理受權人管理辦法》、《呼和浩特市食用農産品批發市場市場準入監督管理辦法》、《呼和浩特市散裝食品經營管理規范》、《呼和浩特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記備案監督管理辦法》、《呼和浩特市小攤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呼和浩特市小食品店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呼和浩特市加強保健食品會議行銷監管的指導意見》、《呼和浩特市醫療器械驗收標準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

——推進智慧監管。遵照國家總局和自治區局的統一部署,按照“一級部署、四級共用”的建設理念和要求,專門制定實施了《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堅持“強化頂層設計、推動資源共用、應用係統集約化”的原則 ,依托自治區局已經構建起的食品藥品安全大數據中心,初步建立了覆蓋“四品一械”監管業務的信息化綜合監管服務係統,主要包括:綜合業務平臺、應急指揮平臺、智能監管平臺、決策支援平臺、協同辦公平臺和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的“六大係統平臺”,基礎架構已基本形成,自治區、市兩級機構實現了高頻寬的網絡連接和專網雙線路傳輸。

目前,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推進完成了食品藥品行政審批、醫療器械生産經營備案許可、行政執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食藥廣告監測係統應用、食品快速檢測室與網格化管理、藥品經營企業品質追溯、監管企業地理資訊數據庫、餐飲企業視頻監控和投訴舉報管理係統實施等13套重點數據係統及監管應用平臺建設。

積極利用“互聯網+智慧城市”建設的思維,轉變觀念,率先開發“青城食藥”手機APP,內容包括監管、企業、消費者3個移動APP終端,創造性實施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的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平臺。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綜合服務係統和平臺為全市“四品一械”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細化監管提供了終端和技術服務保障。

截止目前,已對204家藥品經營企業、47家食品生産企業、3100家食品經營企業、500家醫療器械生産經營企業實現了網上審批。

已有30個食品快速檢測室納入統一管理平臺,2016年收到産品快檢報告2152批,不合格117批。

已有31家餐飲企業、629家藥品生産經營企業納入了視頻監控范圍和監管係統。

全市85個食藥監督管理所、1710名食藥安全協管員、5100家“四品一械”企業,在網格化監管責任區域地圖上完成了地理資訊標注。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升,為公眾安全用藥用械提供了可靠保障。2016年,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病例1842例(新的嚴重病例412例),藥物濫用監測病例350例,醫療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病例462例,化粧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27例。

——實現社會共治。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充分利用多種載體,堅持領導幹部、執法人員、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四位一體”同步跟進,及時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強化對“一法一條例”的宣傳培訓,2016年,累計培訓幹部和從業人員1.1萬人次。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宣傳月”、《食品安全法》頒布一周年等大型宣傳活動,在全市9200輛公交車和計程車、1000臺樓宇電視及車站、機場、主要路段開展科普宣傳。深入廣大農村、社區、學校等開展主題宣傳200場次,共發放宣傳資料 40萬份;利用微博、微信、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宣傳資訊近萬條,點擊量達32萬人次,營造了社會共治輿論氛圍。

二是動員群眾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主要領導做客“線上訪談”和“連心橋”節目,面對面與群眾交流。建成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95個,免費發送《首府食品藥品監管報》12萬份。建立資訊通報制度,每月定期召開食藥安全資訊通報會,公布食藥違法典型案例120起。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調查,敏銳監測社會輿情,編發輿情監測10期。落實《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加大有獎舉報投訴力度,累計對22名符合條件的舉報人進行了獎勵,有效提高了社會知曉率和公眾滿意度。

三是促進行業自律。與多家食品行業和健康産業協會,共同組織 “新法護航第二屆內蒙古食品安全年會暨呼和浩特市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宣傳活動”,舉辦內蒙古健康産業發展高峰論壇,倡導行業自律,推動誠信、守法、健康、綠色呼和浩特建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幫助指導下,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努力加強和改進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切實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為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為建設更具活力、更為美麗、更加和諧的現代化首府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