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從1950年1月迄今,67年來,新華社四川分社涌現出眾多德才兼備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行在一線,扎根基層,傳播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守望公平正義,記錄時代風雲,創作出大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名篇,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新華印記。

  
國社@四川“典藏”欄目將從中遴選聚焦四川的代表作,邀請對相關新聞事件及其作者有所了解的新華社老同志,或講述作品的採寫始末,或介紹報道的中觀背景,或從新聞業務探討、歷史價值評價等角度予以點評,供讀者管窺四川發展脈絡,新聞界後學領悟前輩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家國情懷,同時借此再挖掘、再發現新華社經典報道的當代價值,為四川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為國家遠景規劃提供地方研究范例,發揮新華社輿論工作重鎮、新華網媒體智庫的作用。【收起】
——新華社四川分社社長 惠小勇

38年前四川邁出波瀾壯闊農村改革的這一步 是如何被一篇平實報道記錄的

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始于農村,農村的改革始于四川和安徽。四川的特點是包産到組,安徽的特點是包産到戶。關于四川包産到組的第一篇報道,是新華社1979年10月6日播發的記者彭自襄採寫的《廣漢縣實行包工到組,聯繫産量計算報酬——糧食和多種經營樣樣增産》一稿。

國社@四川·典藏|38年前四川邁出波瀾壯闊農村改革的這一步 是如何被一篇平實報道記錄的

打破困擾實事求是的精神枷鎖 1978年11月13日新華社聯手人民日報推出了一條關于農村改革的通訊

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聯手向全黨和廣大人民群眾推薦新聞,這在新中國的新聞史上並不多見。1978年11月13日新華社記者黃廷駿和喻權域採寫的《打碎假左真右枷鎖 才有農業高速度——四川省宜賓縣下食堂大隊綜合發展農業副業工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其中一篇。

國社@四川·典藏|打破困擾實事求是的精神枷鎖 1978年11月13日新華社聯手人民日報推出了一條關于農村改革的通訊

信仰的力量鑄就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新聞經典之作

什麼樣的新聞作品堪稱經典之作?有9字標準: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現實中有這樣的作品嗎?有!1978年10月10日新華社播發的劉宗棠採寫的《新華社記者述評:豈有共産黨的幹部唯恐農民收入多的道理?》,就是新聞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國社@四川·典藏|信仰的力量鑄就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新聞經典之作

工匠精神在改革開放初期就乍現光芒:新華社前任社長郭超人的歷史名篇

1979年,當時的新華社四川分社機動記者郭超人,騎著自行車,奔波于成都市的手工業企業,採寫了《成都市手工業調查》一組稿件,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有些建議被國務院和四川省委制定政策時採納。一組看似很平凡的報道,為什麼能受到如此重視呢?

國社@四川·典藏|工匠精神在改革開放初期就乍現光芒:新華社前任社長郭超人的歷史名篇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