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
武鄉縣位於太行山區東麓,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最北端,東經112026’至113022’。北緯36039’至37008’。東鄰黎城、左權;西界祁縣、平遙;北與榆社毗鄰,南與襄垣接壤,西南與沁縣交界。平面圖上,疆界總長287公里。縣境東西長150公里,南北最短距離10公里。全縣總面積1610平方公里。
武鄉縣交通便利。太焦鐵路、208國道、太長公路縱貫南北。武墨鐵路、沁涉公路、權馬公路橫貫東西。目前全縣公路總里程長457公里,包括國道1條(208國道武鄉段)24公里,省道2條(南沁公路武鄉段67.271公里,太長公路武鄉段30公里)97.271公里,縣道8條(權馬線、故石線、上韓線、西東線,蟠磚線,石西線、榆洪線、北王線)114公里,註冊鄉道19條219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28公里,其中油路(水泥)路419.6公里,砂礫路和土路308.4公里。全縣14個鄉鎮、1個開發區,全部通了油路,372個村通了公路,187個村通了油路,全部通了機動車。
武鄉縣地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太行山脈由東北向西南蜿蜒。 太岳山脈從西北向西南逐漸延伸。地勢呈東西高,中間低的馬鞍形。
縣境東部地區大部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峰花兒垴達2008米。 西部地區海拔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紫金山達海拔1809米。
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山嶺多在1000-1300米之間。中部地勢比較平緩。最低處監漳灘至西川一帶海拔800米。全縣屬黃土丘陵地帶,境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河流交錯。全縣可分為石質山區,黃土丘陵區和較平川區三個不同的地形區域。
武鄉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季風強盛。 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各地因海拔高低不同氣候差異較大,最熱的監漳灘,年平均氣溫約在10℃左右,最冷的花兒垴,年均氣溫只有3℃上下。境內年平均無霜期在150天左右,最長的城關地區,無霜期在170天上下,東西兩側山區,無霜期一般在140天,境內各地的地形、地勢差異較大,年降雨量分佈亦明顯不均,西部地區降水偏多,東部偏少。分南、故城、涌泉一帶年降雨量在580—600mm,洪水、窯灣、韓北一帶降雨量在540—580mm。
(二)歷史沿革
武鄉縣,歷史悠久, 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 這裡就有人類居住。西周時期,今武鄉地區稱為皋狼之地;春秋時代,屬晉, 為皋狼之地,也有甲氐國的傳説;戰國時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鎮,先屬韓,後屬趙;秦代,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屬并州上黨郡,縣治在今故城鎮,區域包括今武鄉、榆社、左權全部及沁縣北部、祁縣東南部地區;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公元265年- 274年),涅縣分為三縣,即武鄉縣、 鐐陽縣和涅縣,從此始有武鄉縣之名。
武鄉縣是根據境內有武山和武鄉水而得名。其境域大約包括今榆社和武鄉縣中東部地區。城邑在今榆社縣城北15公里的社城鎮。西晉時,武鄉縣、涅縣都屬并州上黨郡。隋義寧元年(公元617年)鄉縣分出榆社縣,其境域形成現在的規模。唐初,鄉縣屬河東道韓州。唐景雲元年(公元710年),恢復武鄉縣名至今。五代十國時,武鄉縣先後屬後唐、後晉、後漢的潞州。後屬北漢。宋初,武鄉縣屬河東路潞州。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武鄉縣屬威勝郡。金代,天會
六年(公元1128年),改威勝郡為沁州。 武鄉縣屬河東南沁州。元代,武鄉縣屬中書省晉寧路沁州。 明初,武鄉縣屬山西(省)布政司冀南道沁州。清代,武鄉縣屬山西省冀寧道。民國十九年裁道。武鄉縣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山西省劃為七個行政區。武鄉縣屬第三行政區,行署駐沁縣。1939年7月,日寇侵佔白晉路。同年閻錫山製造“十二月政變”。從此,武鄉縣脫離了舊山西省領導,屬太行抗日根據地第三專區(亦稱三分區)。1940年6月,日寇侵佔段村。為適應對敵鬥爭形勢需要,武鄉縣分成武
(鄉)東抗日縣和武西抗日縣。武東、 武西兩縣均屬冀南太行聯合辦事處三專署領導。1941年7月起,兩縣均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三專區。1945年8
月25日,段村解放。9月,武東、武西兩縣合併為武鄉縣。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鄉縣屬長治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58年,長治行政區改為晉東南專區,專署仍駐長治。1958年
11月,榆社縣和武鄉縣合併,稱武鄉縣。屬晉東南專區。1959年7月,榆武再次分治。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分設長治市和晉城市,
武鄉縣屬長治市管轄至今。
(三)行政區劃
武鄉縣轄9個鄉,5個鎮,1個開發區,393個行政村,942個自然村,其中墨鐙鄉15個行政村,27個自然村;洪水鎮57個行政村,161個自然村;蟠龍鎮54個行政村,125個自然村;韓北鄉26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大有鄉26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監漳鎮15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賈豁鄉27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上司鄉19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故縣鄉11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豐州鎮47個行政村,104個自然村;石北鄉16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涌泉鄉21個
行政村,28個自然村;故城鎮33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分水嶺鄉14個行村,26個自然村;石盤農業開發展12個行政村,25個自然村。
(四)人口資源
2001年末,全縣總人口211717人,其中城鎮人口21118人。
(五)土地資源
武鄉縣共有土地2432333.8畝,其中耕地615272.5畝。林地364097.7畝、園地24898.7畝、牧草地1146.7畝;建設用地75190
畝;交通用地14303.6畝,水域面積40652.7畝,未利用土地1296771.9畝。按2001年人口計,人均佔有耕地約2.9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