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編輯製作:要俊德

  “欠我15萬元”、“欠我20萬元”……從21日開始,100多名供貨商聚集省城,要求山姆士超市結清欠款。據省代理商聯合會初步估計,為山姆士供貨的供貨商超過400家,從去年開始,超市就經常拖欠貨款,截至目前,所欠貨款在8000萬元以上。

  就在山姆士超市事件被傳得沸沸颺颺時,22日下午開始,持有山姆士超市購物卡的顧客開始在山姆士建南店內搶購商品,他們將手中1000元或是500元的購物卡全部一次性消費掉。

  目前,上百名供貨商以“山姆士超市涉嫌詐騙”已向警方報案。

  結合近日發生在太原市的“百餘供貨商齊向‘山姆士’討債”事件,我們在這裡一起來回顧一下2006年國內的超市停業事件。

事件背景

  5月20日,很多山姆士的供貨商的手機上都收到一條短信息,發信人是山姆士超市董事長馮長洪,短信標題是“告全體供應商”。

  短信主要內容為:“山姆士發展到今天是我沒有想到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不願看到的,現在我覺得應該把山姆士的真實情況向大家披露:2005年底,我與肖萃達成一個口頭協議,每月付給我20萬元,山姆士由她來經營,我其實已把企業以承包的形式交給了肖萃。

  我從上月發現他們通過必高與維爾士發生大額的資金往來,並通過必高提取大量的現金,而肖萃藉口大同有事無暇顧及山姆士,,我讓馮煥琴過去了解情況並想挽救企業,可是發現……[全文]

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簡介
  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是由美國加州的SMS Manag menl.lnc 公司在中國獨資註冊德超市管理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15日,是美國山姆士超市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山姆士超市建南店,成立於 2000 年 10 月,佔地 20000 余平方米,經營面積 18000 平方米。
  山姆士超市朝陽店,成立於 2001 年 9 月,經營面積 12000 平方米,是在山姆士超市建南店建 成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開設的又一大型超市。
  山姆士超市興華店,經營面積 17000 平方米, 2002 年 9 月開張迎賓,是特大型立體超市,同 時也是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
  山姆士超市休閒購物中心,位於太原市濱河東路與學府街交匯處,佔地 30 畝,建築面積 24000 平方米,於 2003 年底開門迎賓。
  晉中山姆士超市購物中心,位於晉中市中心廣場,經營面積 21000 平方米,立體結構,一層經營服裝,餐飲及百貨;二層、三層為超市, 2005 年 8 月運營。
  山姆士超市大同店,位於大同市城西北部,火車站附近,周邊居民有較高的購買能力,2005年9月運營,經營面積16000平方米。
"山姆士事件"最新動態
  6月3日上午11時20分,記者來到山姆士超市建南店。與其他結賬櫃&的冷清相比,儲值卡結算櫃&前格外熱鬧。手推車一輛挨着一輛,隊伍長度超過100米,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排隊等候的車超過110輛。
  “早上8時我和老伴就來了,超市開門後,一個人去挑選貨物,另一個人到結賬口排隊,3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輪到。”一位消費者説。據了解,很多消費者都是兩個人結伴來,一人挑選貨物,一人專職排隊。
  在現場,記者看到,超市開設一個儲值卡結算口,結算本來就很慢。工作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動一動電腦,説是調試設備。
山姆士超市儲值卡結賬口少引來抱怨
山姆士超市欠款風波:五門店昨日同時開業
太原:山姆士事件暴露零售業隱患
山姆士開始給供貨商付款 通知今日正式開業
山姆士董事長:對供貨商、消費者,深感愧疚
馮長洪自曝“山姆士風波”內幕
山姆士欠債風波:供貨商今日將拿到部分欠款
山姆士欠債風波:超市開始自查賬目 核對欠款
山姆士有望明天重新開業
山姆士欠債風波:專家會診為患上私企通病
山姆士欠款風波:馮長洪稱砸鍋賣鐵也會還債
山姆士超市欠款風波:老闆馮長洪將回太原
山姆士超市省內六家店均停業
山姆士超市欠款風波:太原四分店全部停業
"豪門恩怨"引發山姆士巨變 持卡顧客搶購
百餘供貨商齊向“山姆士”討債
山姆士高層透露欠賬緣由
諸多供貨商齊聚“山姆士”要賬
各方聲音

經營方:老闆馮長洪:“沒有辦法,要不就將山姆士賣掉歸還供貨商的貨款。”
山姆士超市總經理肖萃:“我沒錢。”
山姆士超市副總經理馮煥琴:“我沒權。”“只負責5月14日以後的貨款,5月14日以前的貨款她管不了。”
供應商:“山姆士超市拖欠貨款並不是沒錢。”
“超市方總會找出各種藉口,比如供貨商曾經出現過退貨現象等。如果供貨商沒有出現這些問題,對方就稱資金周轉困難,總之是不給錢。”
“從去年開始,山姆士超市結款就不正常,今年2月份以後,更是一次也沒結過賬。”

參加網上互動
百餘供貨商齊向“山姆士”討債

  據了解,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15日,目前該超市在太原共有朝陽、學府、興華、建南四家店,在晉中、大同各開一家分店。據省代理商聯合會秘書長孫國強介紹,超市現任總經理馮煥琴是山姆士超市董事長馮長洪的妹妹,原任總經理肖萃是馮長洪愛人的嫂子。

  由於業務往來是肖萃在任時發生的,供貨商想方設法找到肖萃,肖萃解釋説,自己沒錢沒權,找她沒用。供貨商又與新任總經理馮煥琴&&,但始終&&不上。無奈之下,供貨商只好聚集在山姆士學府店辦公區周圍等待説法。

  説起超市欠款,供貨商們你一言,我一語,顯得十分激動

...[點擊詳情][發表評論]

專家評點2006年度中國零售企業關門停業事件

  1、據以下不完全統計盤點,2006年度被媒體曝光的零售企業關門停業事件達60多起。

  2、2006年,大型零售企業的一些門店關門事件比往年要多,世紀聯華、家世界、新一佳、華聯超市、銀泰百貨、北京華聯、家福特、東方家園、國美、五星、永樂、大中電器等大型零售企業均有多家門店關門,也體現了大型賣場的競爭加劇。

  3、大型零售企業跨區域擴張導致失敗的案例增多,多是由於擴張太快、選址不佳、水土不服和經營管理不善等因素。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大型零售企業發展很關鍵的在於經營結構是否合理,有沒有核心的贏利部門與贏利區域。如果能以盈利的部門與地區彌補虧損的部門與地區,而且虧損的部門是成長性的虧損,那樣的虧損是必須的,未來的長遠盈利總是通過培育虧損項目而實現的。

  4、中國零售業的內資,似乎是越是擴張經營情況就越糟糕,是不是中國的企業本來就不適合做大。做大的心理素養、經濟背景、管理水平與人文條件尚不具備。

  5、不斷上漲的物業租金給無論外資還是本土的零售企業的發展擴張都造成了相當大的阻礙,利潤微薄的零售企業更要掂量投入産出的回報比率。

  6、另一方面,從06年下半年開始,行業紛紛提出了“區域做強”的理念,零售企業的發展擴張更趨向於理性,零售業的競爭重點已從跑馬圈地走向精耕細作。不少零售企業逐步收縮戰線,忍痛關掉自己不佔優勢的店面,提出“做強區域龍頭”的口號,欲以區域而謀全國,先做強再做大,未嘗不是一種好現象。

  7、除了自身因倉促上陣、經營不善導致的關門倒閉,外資零售企業的大量進入給本土零售企業的生存還是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考驗,也有部分零售企業終因自身力量薄弱而退出這場競爭。

  8、在競爭中受到衝擊的除了連鎖中小超市外,影響較大的還有雜貨店。據一項調查統計,貴陽兩城區有社區雜貨店約四千家,但是如今關門或者轉行的已經佔了一半,剩下的不足兩千家。記者在調查採訪中了解到,被迫關門或者轉行的社區雜貨店中,主要是來於近年來進入社區小超市和便利店的壓力,單單在進貨一項的比拼上,社區雜貨店就吃了很大的虧。

  9、中小超市關門停業、老闆攜款逃跑事件還是很多。超市突然停業,最為着急和損失最慘的就是供貨商,直接導致了零供之間矛盾的惡化,供貨商圍堵超市、哄搶貨物現象屢出不窮。2006年值得有所欣喜的是,商務部已&&了《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行為規範》,相信對零供關係改善會有所促進。

2006年1月
  ◆重慶龍寰超市
  重慶龍寰兩年多時間裏先後對14個農貿市場進行了農改超,因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鏈斷裂。

  ◆雲南盛興超市
  雲南盛興集團2006年1月11日關閉其在北京總店廣渠門店,徹底退出北京零售市場。 12月25日,位於白雲路448號的原盛興超市相關資産以高於5600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盛興,隨着其資産的處理,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6年2月   ◆杭州佳龍美多超市
  2月16日,位於杭州環城西路省人民大會堂地下室的佳龍美多超市關門停業。該店去年12月1日,總投資1200萬元,經營面積達5000平方米,佳龍美多關門停業,意味着超市單體經營的模式可能從此在杭州終結。從開店至關門,超市的營業總額在250萬元左右,平均每天約七萬元。超市有些入不敷出。超市選址在寸土寸金的武林商圈,租金問題也是關門的一大原因。
  ◆華普超市湖北店轉讓
  2006年2月,華普超市因4年來連年虧損,把武漢惟一一家門店整體轉讓給中百集團。外地開店管理不是十分順暢,導致了業績不理想是這次轉讓門店的原因。
2006年3月

  ◆北京華聯南昌店
  北京華聯商廈內部人士透露,北京華聯商廈2004年11月在二線城市南昌開業的百花洲店,已於06年3月14日正式停業。
  據透露,百花洲店由於選址不太好,自營業以來一直虧損。早在2005年9月,北京華聯商廈百花洲店就曾大刀闊斧調整經營,但該店業績一直沒太大起色。

  ◆海口萬福隆超市
  2006年3月中旬,細心的市民發現,開張時間不算長的萬福隆海秀分店(金牛嶺公園旁)也關門歇業。

2006年4月   ◆南京華誠超市大賣場
  經過數天的9折拋貨,4月9日,華誠超市位於和燕路上的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綜合大賣場宣告關門停業,據稱這是華誠在市區內最大的一家綜合性賣場。搬離的主要原因是,租期已滿,房東漲了租金,核算成本後決定撤離。

  ◆株洲佳佳樂超市
  4月,株洲“佳佳樂”超市老闆拖欠上百萬元貨款引發供貨商哄搶風波,據知情者稱,附近的另一家大型超市半年前開張,吸引了大部分客源,以致“佳佳樂”超市經營業績每況愈下,最終難以為繼。另據供貨商反映,“佳佳樂”超市最初由3位老闆共同投資,去年年底有一位老闆突然退股,這一變故也對超市的運營産生了不良影響。

  ◆東方家園廣州芳村店
  4月,東方家園建材連鎖超市廣州芳村分店突然停業,數名員工聚集在該店門口討要加班工資和違約賠償金。據悉,該店關門是跟經營業績不佳、東方集團收縮戰線止血減虧有關。

2006年5月

  ◆蕪湖闔家福超市
  5月10日,地處蕪湖市銀湖中路的“闔家福”超市關門停業,蕪湖“闔家福”連鎖超市總經理武義平透露,每年高達370多萬元的房租讓他們很難承受。

2006年6月   ◆五星電器溫州三家店關門
  6月,五星電器在溫州的3家連鎖門店突然宣布停業。據業內人士介紹,網點擴充太快、布局不合理或是造成停業的主要原因。

  ◆浙江台州市美加樂超市
  美加樂超市已於6月27日將超市貨物全部撤走並關門歇業, 7月6日所有設備全部搬空。43名在台州市美加樂超市有限公司購得VIP消費卡的消費者涉及金額40948元,最終獲現金賠償32758.4元。

  ◆北京家樂福冠軍超市
  由於生鮮業態經營不佳,家樂福旗下冠軍超市由首聯集團和物美超市接管。生鮮業態暫時退出北京市場。
 
  ◆合肥23家蘇果超市全面停業
  6月15日,由桐園公司經營的23家“蘇果超市”門店全面停業,進行升級改造裝修,並發出了告示。為該公司供貨的供應商有200多家。由於超市以自採等方式採購的貨物仍有大量存在,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給供應商,故決定支付給每個供應商70%左右的現金,其它貨款則以這些存貨來抵付。此次較大規模整合,僅僅是蘇果在合肥市場跨越式擴張的第一步。

  ◆貝塔斯曼北京11家書店關門
  貝塔斯曼北京市場十余家黃金地段的門店接連關門。雖然對此貝塔斯曼解釋為正常調整,但有業內人士預測,曾經引領潮流的會員式書店模式正漸漸走向“擱淺”。而開店位置不佳和部分門店一度虧損是開店有關。貝塔斯曼在中國市場的三條營銷渠道:目錄郵寄、網上店和實體門店。整合為了一體,歸屬一個管理部門,這個過程中也不得不關閉一些門店。

  ◆蘭州聯強國美
  6月,蘭州聯強國美突然停業,只在大門上張貼了“內部裝修”的告示。與此同時,所有未提貨的消費者都接到銷售人員的電話,稱聯強國美可能已經倒閉,讓大家趕緊找聯強提貨或退款。

2006年7月

  ◆北京華聯重慶沙坪壩店
  繼重慶江北店三樓關閉“調整”後,北京華聯在沙坪壩店7月又捲入風波,一群供貨商坐在商場辦公室門前討債,而沙區店部分品牌已經撤離。

  ◆北京小白羊超市第6分店
  7月,北京昌平區政府街小白羊超市第6分店宣布停業。幾十名員工和商戶聚集在超市門前,要求總部退還剩下的租金和部分貨款,並對突然停業給個説法。

  ◆永樂電器諸暨店
  7月,記者在位於暨陽路的華潤超市二樓左側原永樂生活電器店看到,這裡已經人去樓空。永樂電器諸暨連鎖店開業不過一年多時間,就悄悄地退出了諸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由於人力、物力、財力所限,以及當地人文、地理環境不同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一些家電連鎖企業匆匆上馬,開業不久,便困難重重。
  
  ◆長春福樂超市
  7月,位於長春市四聯大街附近的大型倉儲超市———福樂超市突然張貼出告示:因為業內競爭激烈,長期經營不善,虧損嚴重,公司決定暫停營業。告示貼出不久,便有百餘名供貨商聞訊趕到超市,追討積壓在超市內的貨物以及拖欠了幾個月的貨款。
據了解,吉林省福樂倉儲超市於2001年10年15日正式開業,它的開業填補了長春西部一直沒有大型超市的空白。該超市投資超過一億元人民幣,總營業面積1.4萬平方米,經營的商品達萬餘種。

  ◆綿陽家嘉福超市
  7月,四川綿陽市家嘉福超市關門,超市老闆蔣某欠下員工工資和供貨商貨款後不辭而別。超市老闆欠員工工資和保證金共計11萬餘元,欠供貨商貨款和各項費用約130萬元。

  ◆成都新桂花超市
  7月,位於成都廣元商貿中心黃金地段北街的、剛開業半年的新桂花超市停業,供貨商聚集門口。

2006年8月

  ◆株洲新亞廣客隆超市
  8月,一紙“停業裝修”的公告急壞了株洲新亞廣客隆超市的供應商,因為擔心自己的貨款和貨物受到損失,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匯集在超市門口。超市公告&&:由於公司戰略發展,現與購寶集團達成協定共同拓展株洲市場。因為上述原因將要對超市進行改造,將要停業裝修一段時間。

2006年9月   ◆北京超市發便利
  因經營不善,超市發便利店正遭遇全面歇業危機。06年9月,超市發京西、人大西門等十余家便利店正式停業。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超市發便利店每年虧損額達到上千萬元,公司無力給便利店配貨,導致大多數便利店無法正常經營。目前,超市發不少加盟店已取消加盟,直營店則紛紛停業,原來超市發的上百家便利店已有近半門店歇業。

  ◆溫州民豐超市人民路店
  8月,溫州民豐超市人民路分店閉門謝客,門口的告示寫着,這裡不再開超市,而是改賣手機通訊産品了。據了解,改賣通訊産品是民豐超市門店業態調整的結果,也是市區標準超市的第一個轉型者。公司負責人透露:市中心的經營成本已經不適合標準超市業態的生存發展,市中心大賣場不斷出現,標準超市自然步履維艱。

2006年10月   ◆江西宜春紅太陽超市
  超市2004年12月開業,只有第一個月按照合同付了貨款,截至關門時,總共欠貨款150余萬元、房屋租金60余萬元。超市老闆&&:由於對超市經營不內行,也不排除同行在背後“點火”,不得不停業,

  ◆北京家福特建材超市
  10月16日,北京家福特關閉,10月26日,家福特向外界發布的停業公告。
  據知情人士分析,家福特欠近百名供應商的貨款高達千萬餘元,加上內部員工各種福利待遇也被拖欠,總共欠款達兩千萬元左右。而倒閉的原因跟它過快的擴張有着很大的關係。

2006年11月   ◆華聯超市北京門店
  2006年11月,華聯超市方面證實,北京共有30家超市將面臨全面停業整頓。從06年春節開始,華聯超市相繼關閉北京的一些便利店。06年上半年,關閉了近20家,佔華聯在京開設店面總數的1/3。
2001年2月,上海華聯超市與北京西單、超市發合作,進入北京市場,組建西單上海華聯超市(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華聯超市面臨越來越殘酷的競爭格局,華聯超市在北京遭遇了第一次虧損:—1707.68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51.49%。

  ◆石家莊世紀聯華
  11月,石家莊世紀聯華聯盟路店已人去店空,店面外張貼一告示“內部裝修,暫停營業”;而東明店還在營業中,但生鮮類已經全部撤櫃。又一零售商巨頭在省會鎩羽而歸。世紀聯華聯盟路店是2003年其進駐省會的第一家店面,此後,2004年10月28日,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90%的股份收購河北萬利福集團,然而,並購後,世紀聯華的優勢並沒有得以展現,經營狀況亦不樂觀,直至演變到當下的關店與清倉。

  ◆江西新餘新一佳超市停業
  11月,江西新餘“新一佳”超市與部分供貨商發生合約賠償糾紛,紛爭的起因是一則關於“超市要關門”的消息。“新一佳”新餘勝利店店長助理賴先生&&,由於超市經營不理想,深圳總部通知停業整頓,何時重新開業還不能確定。

  ◆濟南新國道超市
  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曾經風光無限的濟南新國道超市11月關門停業。該超市的突然“停擺”,也讓眾多供應商的貨款陷入了難以追討的境地,100多名供應商自發來到新國道超市集體追討欠款。據超市一負責人&&:近年來,隨着和附近另一家大超市的競爭,超市元氣大傷;再加上北園路整修等原因,客流量驟然減少,導致超市難以維持。

2006年12月   ◆太原清風國美、大中電器
  作為太原本土的家電渠道商——清風國美新天龍店在06年年底悄然停業。無獨有偶,大中電器關掉了其在三墻路的門店。
  
  ◆華普超市
  石家莊懷特國際商城附近的華普超市在新年到來之前關門, 由於外埠門店的業績不佳,華普超市將在一兩年間收縮戰線,將重心移回到北京市場。

  ◆天客隆超市
  2006年12月18日,呼市愛民路天客隆超市(一店)貼出停業通知。在此前一週,呼市新城區新華東街天客隆超市(二店)已經停止營業。

  ◆蘭州順鑫超市
  12月11日上午,位於蘭州鐵路局附近的順鑫超市老闆“人間蒸發”。 該超市共欠有上百家供貨商的60余萬元欠款,而每家欠款從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世紀聯華超市瀋陽興工店正式關門
  2006年12月11日,聯華超市興工店將正式閉店。從前一天員工們就開始悄無聲息地收拾貨架上的物品。

  ◆世紀聯華廣州保華廣場店
  12月底,聯華超市進入廣州市場的第一個落腳點保華廣場店撤場。廣州一家本土超市的老總向記者&&。“廣州是生鮮超市的主戰場,但聯華在這一塊卻非強項。其次,為降低成本,聯華選址物業存在較大問題,另外世紀聯華賣場氣氛有點‘土’,這對於習慣了家樂福、百佳、華潤萬佳寬敞、舒適環境的廣州人而言,缺少吸引力。”

  ◆瀋陽新一佳超市
  12月,新一佳超市瀋陽店關門,接手該超市的是瀋陽本地的一家名為“博樂福超市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2002年,新一佳將目光盯到了瀋陽,當時租用了中街太陽廣場地下一層開辦超市,但經營狀況不佳,不到半年就關門了。2004年,新一佳捲土重來,選址在省體育運動技術學校附近,定位於“生鮮超市”,仍以失敗告終。06年11月,新一佳又準備重裝上陣,並在經營結構上作出很大調整,計劃在超市內開設大眾舞廳、健美中心和網吧,最終這些計劃都沒有獲得成功,新一佳不得不第三次黯然離開瀋陽。

  ◆烏魯木齊西北大地超市
  12月31日,烏魯木齊南湖北路上的西北大地超市突然關門,超市老闆陳某一直無法&&上,好像人間“蒸發”一樣,數十名供貨商和超市員工將西北大地超市團團圍住。

  ◆鄭州美嘉美超市
  12月,鄭州美嘉美超市老闆徐建奇四處躲避跟他要債的職工和供貨商,兩家美嘉美超市人去樓空,眾多加盟店主有了山雨欲來的感覺。
  美嘉美公司是一家以超市經營為主的公司,隨着其他賣場的紛紛進入,美嘉美遭遇了激烈的競爭。從2004年年初開始,美嘉美連鎖量販營業額開始下滑。為了應對競爭,美嘉美公司推出了“加盟服務——每個小超市只要向美嘉美公司繳納3000元的加盟費,就可以冠名“美嘉美聯盟超市”,截至2006年2月已有180多家加盟店簽約,其中150多家已經運營。
徐建奇反思:“超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關鍵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公司的管理層,尤其是高管層的頻繁換人,導致一些政策制定和執行有錯位,政策達不到原定目的。另外,公司管理過於松散,領導對員工監管力度不夠。”

(聯商網和超市周刊聯合整理)

 

 

Copyright @ 2000-200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山西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及新華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