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十分重要的工作。近日,山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俊龍做客新華訪談,就該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進行了交流。
擁有98年歷史的山西醫科大學底蘊深厚、大師輩出。張俊龍在介紹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工作中,透露了山西這所百年高等醫學學府的重振之路已經開啟,正朝着新時代實現“山醫夢”奮進。
十九大勝利開幕後,山西醫科大學黨委迅速行動,做到了“七個第一時間”。
第一時間收聽觀看。組織全校處級幹部、思政教師、思想政治輔導員、學生黨員代表1500餘人在5個分會場進行了集中學習。
第一時間組織學習。校黨委中心組和各院係中心組召開專題會議原原本本學習十九大報告。
第一時間研究部署。召開黨委擴大會對全校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進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第一時間組織培訓。對全體處級幹部、思想政治輔導員、團學幹部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全脫産學習和培訓。
第一時間開展調研。結合山西省開展的萬名幹部大調研活動,學校黨委列出16個關係學校建設發展的重點問題到一線基層調研,把準問題、列出處方、拿出措施。
第一時間下基層宣講。校黨委組織了158名師生赴交城進行十九大精神進基層的宣講實踐活動。
第一時間做好“五進”工作。根據上級要求,全面做好十九大精神進學術、進學科、進課堂、進培訓、進讀本,讓十九大精神在全校師生中落地生根。
大學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須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做好學生的思政工作首先要做好老師的思政工作。為此山西醫科大學成立了隸屬於校黨委領導的“教師工作部”,主抓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為做好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山西醫科大學主要以抓好三支隊伍建設為抓手,即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隊伍、輔導員隊伍、黨政學團管理幹部隊伍。
舉例來説,山西醫科大學有46名專職輔導員,要重視他們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職業發展,可以走職稱、走職級等,也支持有科研、教學、管理方面才幹的轉崗從事教學科研或行政管理。
“開學第一課”是大學新生開啟大學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動員課。通過“開學第一課”,要讓學生熟知黨的教育方針、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走好青年人成長成才之路。在課堂上,我也願意將個人幾十年的成長經驗分享給大家。
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山西醫科大學的核醫學學科、風濕免疫科兩個學科具備衝擊國家一流學科的潛力。
山西醫科大學還準備將26個本科專業進行壓縮調整,努力使所辦的每個專業在省內都是第一,取消那些其他省內高校在辦且比我們辦得好的專業。屆時,山西醫科大學將形成以醫學學科為主、相關學科支撐的辦學模式,走以醫學專業為主,醫文結合、醫理結合、醫工結合、醫管結合的發展道路。
比如,在“醫工結合”方面,最近山西醫科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組建了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研究院,就醫用材料、醫療儀器和生物醫療大數據等方面開展合作,聯合培養碩士、博士,每個團隊承擔專項課題,人才培養與産品研發同時進行,並以此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
山西醫科大學將以加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力度為切入點,大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建立山西醫科大學醫學科學院。為解決專職科研人員少的問題,學校拿出200個編制吸引研究團隊加入。在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中,學校在申報動員、標書撰寫、資助支持方面都下了大力氣,期望有大飛躍。
大學的人才培養,應該培養精英。
在學生方面,山西醫科大學要做到一“漲”一“降”。
一個醫學專業的學生培養,要有一張床位來支撐。山西醫科大學本碩博臨床醫學相關專業學生總計16800餘人,即需要16800余張床位,而現在擁有床位5700多張,因此,加大附屬醫院的建設,增加教學床位數,這就是“漲”;同時,縮減本科生招生規模,這就是“降”。
山西醫科大學要加強直屬直管附屬醫院建設,加強直屬非直管附屬醫院建設,近段時間山西醫科大學汾陽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六醫院已正式揭牌。
山西醫科大學在校生規模近兩萬人,下一步學校本科生人數將由原來的15000餘人縮減到12000餘人;研究生由3500餘人增加至6000-7000餘人,學校由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教學型大學轉變。
同時,要加強師資力量培訓。
基礎課老師要有科研支撐;臨床教師醫療水平要高,創新能力要突出。今年山西醫科大學要加大引進博士的力度,從原計劃的50余名增加至100余名;針對高水平博士,山西醫科大學&&了相關政策,對於發表過SCI論文且影響因子達到10分以上的,可以直接聘為副教授。
學校還&&了“一人一策”方案,對於很優秀的人才給予特殊辦法。
去年口腔醫院準備引進一位有很大發展潛質的博士,但該博士的導師希望其到其他高校進修博士後。通過與其深入交談,他否定了待遇方面的原因,獲悉他和他導師關係非常密切後,我們決定將其與其導師一起吸引進到山西醫科大學,投入500萬元建立實驗室。
山西醫科大學歷史底蘊非常深厚,擁有98年的歷史,是全國首批開辦公共衞生專業的學校、全國首個設置法醫學專業的醫學院校、全國首批碩士授權單位以及山西首批博士授權單位。
山西醫科大學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教授,包括全國著名衞生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邵象伊,98歲高齡卻仍坐診的於載畿教授等。
雖然在附屬醫院建設、人才引進、學科建設以及思政工作等方面都有一些動作,但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以及“雙一流”建設是一個長期工作,山西醫科大學多措並舉,提出了“兩個一百”的戰略構想,即“利用5年的時間,學校在全國的排名前進100位;利用15年時間,學校排名進入全國高校排名前100位”,這就是新時代我們的“山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