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區如何走轉型發展新路?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岸的萬柏林區,以城鄉融合為突破口,通過“四個改造、一個治理”,提升形象、打開發展空間,推進全域城市化發展。近日,萬柏林區委書記楊俊民接受了“新華訪談”欄目的採訪。
萬柏林區是老工業區,1998年區劃調整後,工礦企業和69個村是萬柏林區的主體。過去,萬柏林區的環境不是很好,全區經濟綜合實力在太原市六城區中處於較滯後的地位。
2007年,萬柏林區決定淘汰過剩及落後産能,關閉小煤窯、毀閉“黑口子”。另一方面,萬柏林區推進西山地區綜合整治,按照整體規劃啟動城中村改造。
我們確立“四個改造、一個治理”的工作思路,把城中村、城邊村、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和西山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作為提升區域形象、打開發展空間的主抓手和突破口。
“十四五”時期,我們初步謀劃了八個方面發展定位和前進方向:一是打造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區;二是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活力區;三是打造智能製造業集聚區;四是打造新型商業商務中心功能區;五是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六是打造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樣板區;七是打造西山生態文旅産業引領區;八是打造美麗宜居幸福新城區。
我們把推進城中村、城邊村、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作為全區工作的重心。
2017年,全區27個城中村完成整村拆除。截至目前,27個城中村的老百姓回遷任務已完成95%以上。同時,我們啟動15個城邊村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9個村的改造。
我們力爭再用2—3年時間,完成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萬柏林區啟動近3000戶棚戶區拆遷改造,老舊小區改造開工80余個。
萬柏林區提出“政府主導、規範改造”理念,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步伐。棚戶區改造由“企業主導”轉變為“區企共同主導”,解決了企業對棚戶區改造動力不足、信心不足的問題。
通過十幾年對西山採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基本完成了山上7000余戶共2萬餘人的整體搬遷工作。如今,西山採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已從群眾下山階段步入産業上山階段。
此外,萬柏林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抓住建設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範區機遇,運用市場化手段,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投入到荒山治理開發中,玉泉山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我們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與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全區23萬畝林地的綠色全覆蓋,森林覆蓋率達到38%。我們按照萬柏林區長風城郊森林公園、西山國家礦山公園等六個公園景區來規劃建設,將引入康養、文旅等産業。
我們堅持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全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城市“美化、靚化、精細化”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城市品質和美感不斷提升;通過打好碧水保衛戰,積極融入“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區域內劣Ⅴ類水體和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我們堅持創新轉型,聚焦“六新”發展,以改革破難題、以創新增動力、以項目促轉型,推動全區高質量轉型發展。
第一産業發展都市農業,通過推進項目把農業發展好。
第二産業從傳統工業向高端裝備製造業轉變,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我們聚焦打造高端裝備製造、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三大産業集群,積極實施工業強區戰略,中車軌道交通産業基地、國産不銹鋼筆頭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順利推進。
在第三産業方面,我們發展樓宇總部經濟,打造太原新型商業商務中心,發展現代服務業,中海、信達等樓宇經濟和華潤萬象城、公元時代城等商圈效應逐漸顯現。此外,我們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太原“西花園”,發展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産業,“網紅路”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道、玉泉山、桃花溝等構成的區域特色旅游體系雛形顯現。
2019年萬柏林區地區生産總值450億元,固定資産投資23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26億元,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方陣”。全區三次産業比重為0.1:50.5:49.4,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競爭力、吸引力,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我們堅持把服務企業放到離市場最近的地方,把服務民生放在離百姓最近的地方,持續深化“放管服效優”改革。
萬柏林區廣大幹部發揚敢於擔當、勇於任事、不畏苦難、奮力攻堅的精神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發揚“店小二”精神,主動服務企業、服務市場主體,做到有事服務、無事不擾。
我們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採取教育聯盟、集團化辦學、“名校+新校”“名校+普校”等辦學模式,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目前,我們成功引進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太原市外國語學校等學校。
讓教育大區變成教育強區,關鍵是師資。近年來,我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通過“區管校聘”、校(園)長職級制、教師績效工資、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發了教師隊伍活力。
同時,我們在醫療改革上也做了一些探索。萬柏林區中心醫院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合作,成立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萬柏林分院,使老百姓花二甲醫院的費用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服務水平。
另外,我們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建成萬柏林區智慧化綜合指揮&&,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