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頻道 >> 臨汾市政府網群臨汾要聞政策動態通知通告領導論壇招商引資
新華網山西頻道
新華網山西頻道 >> 政府網群 臨汾旅游


霍州鼓樓
  鼓樓,又稱文昌閣,位於霍州市中心,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建築精巧玲瓏,獨具一格,為明代建築藝術精華,已載入《中國名勝辭典》。鼓樓,建築面積為225平方米,總高27米。底部磚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貫穿東南西北四條大街。閣樓一層四週屋面楣額上方各懸挂貼金匾額一塊,樓上二層回廊外沿設有觀景&,木制圍欄,刻有各式圖案,做工精細,文物專家認為是明代雕刻之傑作。鼓樓雖經歷史滄桑,但其歷史魅力猶存。

  鼓樓原名譙樓,該樓以獨特的古代建築風格而著稱,為明代建築藝術的精萃。 《霍州志》載:“鼓樓供奉文昌帝君、財神爺於其上。”因此,鼓樓又稱“文昌閣”。因年代久遠,又無實證,樓上的鐘、鼓已無法查考。

  清乾隆七年(1742),州民曾捐資對鼓樓予以補修,並增設圍欄,裝飾龕閣、金柱等。這是鼓樓歷史上第一次維修工程,在閣樓一層回廊內現存乾隆七年(1742)的《補修譙樓碑記》。解放以來,對鼓樓進行了整體重修與彩繪。 鼓樓建築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閣樓,八卦琉璃罩頂。總面積225平方米,通高22米。底座基用青石、磚砌而成,十字拱洞貫穿南北東西。

  拱洞東楣書“對霍”,言東迎霍山之意;南楣書“迎熏”,意謂迎接南方的熏風;西楣書“鎮汾”,言鼓樓威鎮汾河氾濫之意;北楣書“拱辰”,語出自《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供之”。意謂執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則近者悅,遠者來,天下歸心。 樓的二、三層為木構製作,布局精巧,風格獨特,整體造型雄偉壯觀,典雅別致。四面各懸挂貼金大字匾額一塊,東書:護國安民;西寫:覽秀西河;南匾:輔元開化;北刻:保障冀北。匾額環周祥龍瑞雲,鏤刻剔透。門面上雕有各種花卉、鳥獸圖案,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與四週精雕細刻的木制回廊和花卉圖案形成了一組精美的藝術珍品,達到了“雖由人造,宛自天開”的意境。 樓的屋面的修造採用琉璃筒瓦覆蓋,三角形滴水,在戧脊頭分別制置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獸,工藝精湛,形象生動。各層檐角起翹,加以檐下鬥拱重疊,宛如雲朵簇擁,給人以凌空欲飛之感。每個翼角、仔角樑上裝有龍頭套獸,下部懸挂風鈴,風吹鈴動,其聲清脆悅耳。登樓眺望,水光山色,城周景致,一覽無余。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熱線:0351-4291587、4292398   廣告服務:0351-4295489   電子郵箱:xhsx@xinhuanet.com
Copyright: XINHUA NEWS AGENCY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最佳瀏覽方式:IE4.0以上版本 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