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關於我們
頻道首頁 新聞中心 精彩導讀 焦點網談 專題集納 圖片新聞 視頻報道 三晉論壇 山西省情 文化山西 三晉旅游 山西名人
山西各地 政要動態 娛樂時空 財經看點 社會法制 科教文衛 媒體互動 網上曝光 山西網群 政府在線 健康生活 美食天地
中國共産黨
國家主席
全國人大
國務院
人民政協
中央軍委
民主黨派
社會團體
國家機構
中國政要
地方領導
中國概況
中國白皮書
中國外交
中國國防
中國司法
中國宗教
中國人權
少數民族
對&政策
行政區劃
中國經濟
中國教育
中國婦女
中國互聯網
聯合國
各國概況
國際組織
國際政要
國際條約
環球采風
金元時期的山西

【風起雲涌的抗金鬥爭】

  當宋遼對峙的時候,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強盛起來。公元1115年,女真首領阿骨打稱帝,建國號大金。金滅遼後,又開始向北宋進攻,山西又成為宋金角逐的戰場。

  1125年 1月,金兵分兩路南下,一路從河北指向大名,一路由大同指向太原,準備東西兩路會師,奪取北宋京城開封。駐太原的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聞風而逃,太原人民在知府張孝純、副總管王稟的率領下,高舉抗金大旗,對金人進行了整整 8個月的欲血奮戰。在太原被金兵包圍期間,城裏糧食斷絕,士兵們煮上弓弦和馬鞍上的皮革充饑。1126年 9月,太原淪陷,張孝純被俘,王稟自殺,金人把他的屍體踏成肉泥。太原人民死於戰火的不計其數。

  金軍佔領太原後,長驅南下,11月便渡過黃河,佔開封,宋徽宗和宋欽宗當了俘虜,北宋滅亡了。

  北宋滅亡以後,山西又處於金的統治之下,山西人民不能忍受金朝統治者的欺凌,紛紛組織武裝,展開抗金鬥爭。著名的“八字軍”就是上黨人王彥組織的。他們在臉上刺上“赤心報國,誓殺金城”八個大字,以示抗敵救國的決心。八字軍很快發展到10多萬人,他們聯絡河北的義軍共同抗金,聲勢浩大,對金人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在太行山以西抗擊金兵的義軍中,還有經平陽人梁興為首的“忠義社”,他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活躍於平陽一帶。1127年,紅巾軍向澤州、潞州一帶進兵,猛攻金軍統帥粘罕的大營,大敗金軍。1134年,在一次激戰中,梁興手刃金軍大將烏瑪喇,給金兵以沉重的打擊。

  1135年冬天,金軍瘋狂反撲,在平陽一帶進行大掃蕩。由於敵眾我寡,梁興率領義軍,衝出重圍,南渡黃河,投奔到岳飛帳下,成為岳飛的一員大將。1140年,岳飛從湖北德安府(今湖北安陸縣)出師北伐,梁興奉命率先頭部隊,重返太行山區,擔任起聯絡北方義軍,開展敵後鬥爭的重任。在“岳家軍”取得郾師大捷的同時,梁興也會合太行山軍民,收復了山西南部和河南黃河以北的大片國土,造成兩河地區如火如荼的抗金鬥爭的形勢。1141年,南宋統治者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抗金鬥爭轉入低潮。梁興在此情況下,仍以太行山為根據地堅持鬥爭,直到1148年,在一次戰鬥中英勇獻身。

  另外,五台山僧人善諾杜大師領導的五台山起義軍,張橫領導的管岑山起義軍、王忠植領導的呂梁山起義軍以及在中條山等地活躍的岳家軍等,也都給了金兵以猛烈打擊,為保衛中原的經濟文化作出了貢獻。

【紅巾軍在山西的勝利】

  元統一中國後,把山西作為“腹裏”地區,派蒙古軍鎮守,由中央直接統治。山西人民深受民族壓迫之苦。

  1355年劉福道領導的北方紅巾軍,在毫州(今安徽毫縣)建立政權,國號大宋。1357年底派遣三路大軍北伐,中路軍由關鐸(關先生)潘城(破頭潘)率領,越過太行山,進入山西境內,在山西人民的支持下,攻佔晉寧路(山西臨汾),然後分兵兩路,一支攻絳城,一支由沁州出發,轉攻潞州、遼州(左權)、冀寧(太原)、大同。在此勝利的基礎上,於1358年底,繞道塞北,攻佔了蒙古“闕庭所在”的上都(元世祖忽必烈即帝位於此),焚燬其宮闕,震撼了元朝的腐朽統治。
  北方紅巾軍失敗後,山西復被元朝佔領。1368年 8月,明大將徐達率大軍佔領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北京),接着進兵山西,趕走了蒙古貴族擴廓帖木兒。至此,山西為明朝收復。

【金元時期的文化】

  金、元時期,山西人才輩出,為祖國的文化藝術寶庫增添了奪目的光彩。其中尤為突出的有詩人元好問,戲曲家關漢卿等。此外,在印刷、建築、彩塑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關漢卿 河東解州人,元代最偉大的戲曲大師。關漢卿從小受山西南部戲曲活動的影響,十分喜愛戲曲。在金滅亡前,他已成為一個戲曲作家。元滅金後,關漢卿來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都,專門從事戲曲創作活動,很快贏得了聲譽。他一生共寫過60多個劇本,流傳到今的有17個和 100多首散曲。其中《竇娥冤》是優秀的代表作。該劇描寫了一個年輕婦女竇娥蒙受不白之冤的經過,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憎之情和對官場腐敗的控訴,具有很強的人民性。

  關漢卿是元雜劇的奠基人。與關漢卿並稱為“雜劇四大家”的四人中,除馬致遠外,鄭光祖是山西臨汾人,白樸是河曲人。鄭光祖的代表作《倩女離魂》,白樸的代表作《墻頭馬上》,也都盡情歌頌了青年男女為爭取婚姻自由,置封建禮教於不顧的鬥爭精神。山西,特別是平陽地區,是名符其實的元雜劇的故鄉,享有“中國戲劇的搖籃”美稱。

  印刷、藝術 從金代起,平陽就是全國的印刷中心,號稱“平水刻”。流傳至今的雕印品,以“趙城廣勝寺大藏經”為最有名。這部卷帙浩繁,先後用30年時間刻成佛經,它是在當時解州天宇寺的主辦下,由出家女子崔法珍斷臂苦行,向晉南人民募捐搞成的。由於它是中國僅存的一部孤本佛經,1942年,日本侵略者曾謀圖強寺,後來經過八路軍的流血護衛才免遭浩劫。現存4300余卷,藏北京圖書館,是世界罕見的珍貴歷史文物。

  這一時期的山西壁畫藝術,以數量之多、畫技之美而冠於全國。朔縣崇福寺的金代壁畫,芮城永樂宮的元代壁畫,都是馳名中外的藝術珍品。侯馬等地墓中發現的戲劇彩俑和洪洞廣勝寺元代雜劇的壁畫,更是我們研究古代戲劇藝術的寶貴實物。金元時期豐富多采的山西文化藝術,是山西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的瑰寶。

省(區、市)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