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首頁
旅游
旅游首頁
旅游風向
城市玩味
城市新貌
天津城事
探秘歷史
方言俚語
津津有味
旅游
首 頁
旅游風向
城市玩味
城市新貌
天津城事
探秘歷史
方言俚語
津津有味
天津城事
一磚一瓦上的“獨家記憶”
2016.07.07
修傘人的規矩:雨天不修晴天修
2016.06.23
老天津衛的“鬥店”是幹什麼的?
2016.06.20
天津衛有好幾種“三宗寶”
2016.05.09
老手藝:磨刀人的老規矩,不算勞動算人情
2016.05.05
“潘氏美繡”傳人欲申非遺
2016.04.19
許氏盔頭第三代傳人:只要能維持生計 就不會放棄老手藝
2016.04.14
排地歌謠,唱出當年天津墾荒難
2016.04.13
他收藏了萬餘張近代天津老照片
2016.04.12
除夕吃糖堆兒是天津老例兒
2016.03.19
站在高蹺上的京劇表演
2016.03.18
天津郵政博物館館藏亮相郵展 三件文物見證“中國郵政”
2016.03.18
幾乎失傳的銅鎏金手藝,非救活不可
2016.03.17
“三伏老醋”是種什麼醋?
2016.03.16
惠中飯店,八十年前的“空中飯店”
2016.03.15
古典戲法藝人最大的享受就是逗樂觀眾
2016.03.11
張家窩,種棗將近三百年
2016.03.09
從國民飯店,看一場民國的衣香鬢影
2016.03.08
製造古式風船,傳承祖先的智慧
2016.03.07
復原宮廷繡花鞋,從古籍中找靈感
2016.03.03
沙窩的蘿蔔為何“一摔掉八瓣”
2016.03.02
茶樓,最有天津味兒的文化空間
2016.02.26
乾隆為何重視天津鹽場
2016.02.24
匯文中學,天津最早的學校之一
2016.02.23
説煙囪多少變遷 看津城環保新貌
2016.02.19
漢沽飛镲,藝術再現漁民海上生活
2016.02.19
那些鮮為人知的津門會館
2016.02.17
截會,元宵節的商家“龍虎鬥”
2016.02.16
中國年的天津味兒
2016.02.05
一方剪紙,剪出萬物春色
2016.02.04
細説天津衛舊年俗
2016.02.01
天津方言中的“猴”
2016.01.30
皇會,舊時的狂歡節
2016.01.29
收藏知識:煙標上面有猴王
2016.01.27
故紙存珍:醬醋廣告滋味足
2016.01.27
解放天津地下黨指揮部舊址確認
2016.01.16
你可能不知道的天津老城墻
2015.11.25
匾額製作,片木之上刻靈性
2015.11.12
當年的“天津三大怪”
2015.11.11
中國現代消防隊始於天津
2015.11.07
三十載 父子傳承集郵戳
2015.11.07
大光明影院殺姦除害 見證愛國青年抗日血雨腥風
2015.11.04
二小是誰?俏皮話裏怎麼總有他?
2015.10.21
“當年我們都在海河邊談戀愛”
2015.10.21
古玩收藏家展示清代碼頭流水賬本 見證天津繁華
2015.10.16
保養艦船供應軍火 大沽船塢曾是北洋後勤重地
2015.10.12
西南角曾有專門收養孤女的慈善機構
2015.09.29
京津冀 大團圓裏小不同
2015.09.27
老天津衛中秋三部曲
2015.09.27
堅韌 一所大學的抗戰記憶
2015.08.27
1963年,全民防汛築起銅墻鐵壁
2015.08.24
大紅橋曾經的倒塌與鑄新
2015.08.18
張自忠長孫追憶祖父的抗戰歲月
2015.08.17
小和尚捨身掩護八路軍 盤山革命紀念館專設展區
2015.08.11
我的老城裏——那些曾經觸手可及的回憶
2015.08.11
八路軍遊擊隊圍點打援 擊斃日軍頭目
2015.08.10
一位民國公務員的抗戰歲月
2015.08.04
老照片見證我隨祖國一起成長的日子
2015.07.28
天津大宅門中的媳婦們
2015.07.21
百歲壽誕時 “老龍頭”車站變了容顏
2015.07.20
市民發現奇怪石頭 疑似與“龍袍鄭”傳説有關
2015.07.17
微信檔案 讓舊影“復活”
2015.07.13
圍繞天津老西站的市井記憶
2015.07.13
漢沽寨上牌坊街 淳樸仁厚是永遠的風景
2015.07.13
領風氣之先近代天津有100多項“全國第一”
2015.07.12
“王三奶奶”傳説折射的舊時醫療
2015.07.08
天津話劇“主力” 從學生到工人
2015.07.07
孫奐侖 天津市區劃界“第一人”
2015.07.06
天津報業 百年輝煌
2015.07.05
楊家將的故事為何在天津盛傳
2015.07.01
為抗美援朝捐飛機的天津曲藝人
2015.06.29
騎龍抱鳳的康娘娘 竟是個悲劇傳説
2015.06.24
黃家花園圖片展正式開幕
2015.06.21
傳説哪吒是天津“老鄉”
2015.06.17
百年前,德國人在天津這樣生活
2015.06.16
“娃娃大哥”背後的淳樸民風
2015.06.10
看這些照片 就像在看老朋友
2015.06.09
曬曬七十年前的訂婚證
2015.06.02
乾隆來津為嘛要住水西莊
2015.05.27
清代國家級造幣廠設在天津
2015.05.26
2004年,那一次文廟祭孔
2015.05.25
修出來的“單車情緣”
2015.05.21
天子渡口,哪位天子從哪走?
2015.05.20
昔日的意租界大馬路
2015.05.19
蕭太后跟天津有嘛關係
2015.05.13
不賣菜的短命奧國菜市
2015.05.12
專家講述“北方局”秘密
2015.05.11
天津為嘛有那麼多“沽”?
2015.05.06
60年代流行的紅色主題寫真照
2015.05.05
五十年代建工人新村 多少人告別了陋居
2015.04.28
被水溫潤的天津文化
2015.04.22
解放前最後一位天津市長和他家的美味糕幹
2015.04.20
一頂花轎在舊時婚禮中的“演出”
2015.04.14
70年代模特拍照沒報酬只管飯
2015.04.13
小劉莊以前是片荒涼地
2015.04.08
西湖村原來叫徐胡圈
2015.04.01
民國彩頭戲 當年高科技
2015.03.31
昔日農信社:自行車當運鈔車
2015.03.30
日軍天津投降為嘛美國人“出面”
2015.03.27
先人擇高而居便有了這些“&”
2015.03.25
天津城事
不賣菜的短命奧國菜市
天津開埠後,列強都到天津口岸來做生意,為保護商人的利益,各國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
一磚一瓦上的“獨家記憶”
修傘人的規矩:雨天不修晴天修
津津有味
煎餅果子和鍋巴菜
真正具有極強天津地方個性魅力的,是兩種稀罕的小吃:煎餅果子和鍋巴菜。
看天津烹飪大師做拿手菜 百道頂級菜一起學
摔“蝦乾兒”技藝傳百年
探秘歷史
如今的小辛碼頭村風景如畫,這裡曾是蕭太后運糧河的碼頭之一,有“千年古渡”之稱。
[詳細]
歷史:
蕭太后跟天津有嘛關係
搜遍天津
天津首家監獄主題餐廳開業
美國哈雷主題餐廳亮相津門
津門首現花主題餐廳
天津“超級瑪麗”主題餐廳開業
天津百年老店利順德大飯店
方言俚語
01
天津方言語音建檔開始錄製最後一期
02
調查:天津人你還説天津話嗎?
03
天津方言語音建檔 錄製“吆喝”俏皮話永久存檔
04
天津方言語音建檔6月15日起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