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魏夢佳)一群天鵝時而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吃飽喝足後還排成一隊,在水中列隊“表演”,不遠處,成群的灰鶴也忙著覓食……近期,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北京市延慶區境內官廳水庫上演。
記者5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已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鳥類上百萬只,較去年同期增加30多萬只。今春,北京的候鳥遷徙時間相對較早。在北京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監測人員2月下旬就監測到大天鵝、灰鶴、豆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前來棲息,其中灰鶴數量達上千只。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介紹,近年來,候鳥在北京“歇腳”的地點越來越廣泛,除官廳水庫、密雲水庫、野鴨湖等較大水面外,大興區南海子、房山區大石河等地也都有大量候鳥遷徙停留。過去北京不常看到的一些鳥類也越來越多,例如黑鸛、白尾海雕、震旦鴉雀、疣鼻天鵝等,這兩年都有觀測記錄。
“北京生態環境逐年向好,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途經京城的候鳥逐年增多。”張志明表示,通過多年綠化建設,北京的森林和濕地總量正持續增加,2019年全市新增造林綠化面積28萬畝、城市綠地803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8.46%。
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通道。據介紹,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共3條,其中北京處于“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