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弦讀詩:蟋蟀
2019-12-12 14:48:09 來源: 新華網
胡弦,1966年生于徐州鄉村,現居南京,出版詩集《沙漏》(2016)、《空樓梯》(2017),散文集《永遠無法返鄉的人》(2016)等。曾獲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稱號(2009)、柔剛詩歌獎(2014)、《詩刊》年度詩歌獎(2014)、騰訊書院文學獎(2016)、花地文學榜年度詩人獎(2017)、《星星》年度詩人獎(2018)、十月文學獎(2018)、魯迅文學獎(2018)等。
————《蟋蟀》————
作者:胡弦
蟋蟀一代代死去。
鳴聲如遺産。
——那是黑暗的贈予。
當它們暫停鳴叫,黑暗所持有的
倣佛更多了。
——但或者
蟋蟀是不死的,你聽到的一聲
仍是最初的一聲。
——古老預言,幫我們解除過
無數黃昏濃重的焦慮。
當蟋蟀鳴叫,黑夜如情感。或者,
那是一臺舊靈車:當蟋蟀們
咬緊牙關格鬥,斷折的
頭顱、大腿,是從靈車上掉落的零件。
——午夜失眠時,有人採集過
那激烈的沉默。
“又一個朝代過去了,能夠信任的
仍是長久的靜場之後
那第一聲鳴叫。”而當
有人從遠方返回,並不曾帶來
勝利者的消息。
但他發現,他、出租車的背部,
都有一個硬殼——在肉體的
規劃中,欲望
從沒打算滿足命運的需求。
據説,蟋蟀的宅院
是廢墟和草叢裏唯一的景觀。
但當你走近,蟋蟀
會噤聲:靜場仍是難解的密碼。
當你長久站立,鳴聲會再起,帶著小小、
讖語的國向遠方飄移。所以,
清醒的靈魂是對肉體的報復:那是
沸騰的蟋蟀、掙脫了
祖傳的教訓如混亂
心跳的蟋蟀,甚至
在白日也不顧一切地鳴叫,像發現了
真理的蹤跡而不願放棄的人。
而當冬天到來,大地一片沉寂,
我們如何管理我們的痛苦?
當薄薄的、蟋蟀的外殼,像一個
被無盡的歌唱掏空的命題,
我們如何處理我們卑賤的孤獨?也許,
正是蟋蟀那易朽的弱點
在改變我們,以保證
這世界不被另外的答案掠取。所以,
你得把自己獻給危險。你得知道,
一切都未結束,包括那歌聲,
那內臟般的樂器:它的焦灼、恐懼,
和在其中失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