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沒有第三方機制確保客觀公正性的扶貧檢查,不僅背離初衷,還滋生了新問題。
最近,內蒙古一個旗上下氣氛緊張。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由于在上次扶貧檢查評比中排名靠後,旗委書記已被約談做檢討,而本月末又將迎來新一輪檢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後五名,他的上級領導將直接被問責,“迎檢”已成全旗頭等大事。
報道裏有個細節,哪個地方“迎檢”,都要做展板、拉橫幅、準備各種材料,還得好吃好住好招待。一位幹部透露,為迎接另一個旗縣來交叉檢查,全旗花在培訓、差旅費、接待費上共計20萬元,這20萬元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
我認為,這種互檢機制並不科學,因為雙方間存在明顯的利益糾葛:你給我好評,我就給你好評,你給我差評,我對你也不客氣。報道中提到,如此“交叉檢查”已造成盟市、旗縣、部門間的隔閡。上次某旗檢查打分的另一個旗,恰巧11月份也來交叉審計,審計組便明顯“鬧情緒”,毫不客氣給該旗打了低分,根本沒有充分考慮實際扶貧工作成效。
沒有第三方機制確保客觀公正性的扶貧檢查,不僅背離初衷,還滋生了新問題。
我們每每批評一些所謂的檢查是在搞形式主義,但形式主義不過是表層現象,問題的根源在于偏離公共利益,而成了某些部門、官員的“功勞秀”。
如果扶貧評比檢查都是一級對一級負責,而不是對貧困地區民眾負責,壓根就沒有考慮設計民眾評比的話語權機制,那麼基層官員的工作重點,自然就是“好吃好喝”地招待檢查官員,而不是真正俯下身去扶貧。那這樣的檢查到底是在扶貧,還是在制造貧困?
評比檢查機制不科學,深層原因是監督機制需要完善,比如相應增加民眾監督的比重。只有對貧困民眾負責,讓民眾更好地行使監督權,才能有效避免扶貧檢查異化問題。(馬滌明)
相關新聞
-
連扶貧總結都抄襲,精準扶貧盡力了嗎?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節點上,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是大忌。2017-11-14 09:10:54
-
【一個不能少】將精準扶貧進行到底
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讀不起書,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沒有勞動能力,有的缺乏啟動資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2017-11-06 16:28:24
-
校園旁建車間傳遞扶貧善意
讓貧困父母和孩子挨在一塊,顧及到了很多貧困戶的親情訴求,也避免了“留守兒童”新問題的滋生。2017-10-31 08:38:29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我們能接受“無人駕駛”出事故嗎?
2017-12-07 08:46:18
-
“女德班”為何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2017-12-07 08:46:18
-
浙大女孩6年跨越4個專業,會燒菜成廚神(圖)
2017-12-06 10:57:27
-
人工智能時代,也不是所有崗位都會被搶走!
2017-12-06 10:57:27
-
流感高發季到來,如何預防流感?
2017-12-06 10:57:27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