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現實是,青少年主動吸煙現象好管好控,但被動吸二手煙,則很容易陷入權責劃分與維權困境,更多只能依賴于宣傳與教育。
被動吸二手煙對身體健康的壞處,早已被證實,現在,這一理念或將被強化。據澎湃新聞網8月7日報道,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每天暴露于二手煙環境中超過一小時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呼吸短促的情況;相比同齡人,他們在運動期間或運動後更容易感到體力不支,也更容易出現夜間幹咳的症狀。同時,這些青少年比同齡人更多地因為各種病因前往就診,因病向學校請假的概率也更高,健康狀況大部分不如同齡人。
在一般觀念中,人們通常認為吸二手煙對嬰兒和低齡幼童不利影響更大。從醫學上講,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的環境中,對于小兒耳部感染、肺部感染甚至肺部發育不良等均有很大程度的影響,還會大大增加患哮喘的可能性,這些論斷在醫學上已經有了足夠的支撐。現實中,很多大人會出于關愛幼小的本能,在有小孩的場合選擇忍住煙癮。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是,大家似乎都默認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會自動産生對二手煙的“抗體”,二手煙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會逐漸降低。在幾歲的小孩面前不抽煙,十幾歲的大孩子面前,應該沒事了吧?
但現在,美國這所大學的研究表明,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研究所選取的7300名12~13歲青少年,都是無哮喘、非吸煙青少年的健康孩子,但仍出現了區別于未接觸二手煙青少年的症狀。盡管出于嚴謹的考慮,科學家表示研究不能確定因果關係,只能得出關聯性的結論,但仍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惕。畢竟,健康無小事,何況是事關未成年人。
從研究來看,處于二手煙環境中的青少年,要麼是真正感受到了生理上的不適,認為身體局部出現了問題,需要借助醫療手段矯正和康復;要麼是出于心理上的焦慮,擔心健康出了問題,需要就醫以明確自己的健康狀況,消除顧慮。但不論哪種,可以明確的是,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和學習産生了幹擾,造成了不利影響。耗費時間、精力事小,一旦被確診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就涉及健康受損、影響學業等現實問題。
更要注意的是,比起嬰幼兒,青少年活動范圍擴大了很多,學校、家庭、車站及各種公共場所等都有他們的足跡,暴露于二手煙環境中的風險大大增加。加之成年人關懷意識的缺乏,客觀上都加劇了青少年受到二手煙的不利影響。
如今的現實是,青少年主動吸煙現象好管好控。比如,嚴格管制銷售末端,能大大減少其吸煙概率。據筆者觀察,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街邊的小賣部均已做到了不向未成年人售煙,負責任的店主還會在無法目測買煙者年齡時要求出示身份證,以確認購買者已成年。但是,被動吸二手煙,很容易陷入權責劃分與維權困境,更多只能依賴于宣傳與教育。
首先,當然是要在當事人身上發力,讓青少年自發形成遠離二手煙的意識,這是宣傳與教育的出發點和目標,也是從源頭上杜絕二手煙危害青少年的根本。這依賴于家庭的監督、學校與專業機構的常識普及,與各類公共場合的明確告知。好在,十幾歲的孩子,比幼童有更強的自制力與感知能力,能更快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但要注意的是,他們多處于青春叛逆期。對成人世界的好奇與模倣,與自身尚未成熟的心智,往往使得他們敏感而矛盾。對其教育和宣傳應當在尊重他們年齡和心理特徵的基礎上,以人性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進行。另外,成人世界也不妨控制對二手煙危害未成年的容忍閾值,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理心,盡量避免在青少年出現的場所抽煙。(甘瓊芳)
-
地鐵上抽電子煙,也要注意對他人影響
電子煙也是“煙”在國內也將逐漸達成共識。因此,雖然國內多數城市尚未明確公共場所不能吸電子煙,但要吸的“煙民”們也該注意,你的行為是否影響了他人健康。2018-08-02 08:41:56
-
“取消吸煙區”判決具有導向意義
控煙的緊迫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公共場所禁煙勢在必行。2018-06-26 08:40:16
-
就餐錄視頻舉報吸煙,咋成了“管閒事”?
公共場所禁煙,需要更多市民“多管閒事”,“好事者”多起來,公共場所吸煙者才會少下去。2018-02-02 09:24:4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