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6月24日,開往湖南長沙列車上的一位六旬老人,手持無座車票卻硬是霸佔他人座位,並大聲叫囂“我先坐就是我的座位”。無視列車長和其他乘客勸説,霸座40分鐘,直到下車看到民警才承認錯誤。目前,已被行政拘留5日。
“霸座”無疑是近兩年來公眾事件中的高頻詞,霸座者中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皆有,學位高者甚至有博士,並不獨為老人。只是因為老人更切中了公眾對霸座者無可奈何、無計可施的心理,因而也更引起關注。
大多數霸座者只要臉皮夠厚,都能一路無事“賴”到最後。雖然《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擾亂公共秩序的霸座者,可以施以警告、罰款和拘留不等的處罰。但列車員沒有執法權,除了勸説外,不可能對他們採用任何強制手段。這位被行拘的老人,也是到站後民警方才介入。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媒體屢屢曝光,人們對霸座行為各種譴責和不滿,但卻無法遏止這種不文明行為的原因所在。
無法及時制止霸座者的行為,會讓耍賴者産生“只要我不起來,你拿我沒辦法”的有恃無恐心理。在處理霸座糾紛的過程中,本該維護規則剛性的執法者,採取柔性的勸説方式,但是,柔性執法的示范效應卻很容易讓霸座行為被更多人效倣,造成更大的不公平。不能讓霸座成為社會文明的“牛皮癬”,除了希望人們文明素質的逐步提高之外,還要用法律的剛性去維持公平。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應對霸座行為,不應該誰賴誰佔便宜,民警應該早些出場。(譚敏)
相關新聞
-
限乘應是對霸座者的標配處罰
道歉不應是霸座者自我救贖的解藥。2019-06-03 08:50:59
-
教訓霸座男獲刑:義舉也應講法律尺度
法治社會不鼓勵“以暴制暴”,在不符合正當防衛或見義勇為條件的情形下,隨意用拳頭解決問題,存在法律風險甚至刑事法律風險。2019-01-16 08:55:32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