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布“凈網2020”專項行動上半年工作數據,相關話題迅速攀升至微博熱搜,超4億閱讀的背後是網友上網衝浪時遇到的尷尬:“我本無心看黃網,是彈窗先動的手,我反手就是一個舉報。”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就互聯網廣告開展了多次專項行動,也讓彈窗廣告一時有所收斂。然而,只要風頭過後,彈窗廣告馬上死灰復燃。為什麼彈窗廣告“生命力”如此旺盛?無非有利可圖。
提供窗口的網站除了可以收取不菲的廣告投放費用之外,本身也是營銷商,能根據用戶瀏覽記錄實現彈窗廣告“精準投放”,誘導用戶消費購物,實現盈利。與獲利相比,彈窗廣告成本可謂是“九牛一毛”,尤其是涉嫌低俗內容的彈窗廣告。以色情彈窗廣告青睞的小説網站為例,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份,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5億,網民使用率達到50.4%。在龐大的網民基數下,彈窗廣告的潛在收益是巨大的。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這點,把小説網站中的低俗彈窗廣告與色情網站、博彩網站等連接起來,形成了一條違法違規的流量變現産業鏈。在巨利面前,若無法“傷其筋骨”,這些靠彈窗廣告牟利的網站,換個馬甲就敢“重操舊業”。
因此,要有效整治彈窗廣告,還需重拳出擊,打其七寸。整治彈窗廣告,先要整治那些為其提供生存土壤的網站。單憑督促網站自查自糾是不夠的,要防止貓兒偷腥,一要將“貓”關好,二要提高其“偷腥”的成本。一方面,要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精準執法,對提供違法彈窗廣告的網站要依法追究責任;另一方面,加大對網站違法彈窗廣告的處罰力度,情節嚴重者,還可以採取關閉網站、禁止任何廣告發布等懲戒手段。罰到網站無利可圖,自然就不敢為違法廣告設低俗彈窗了。此外,還可以鼓勵社會舉報,如與相關瀏覽器、搜索引擎展開技術合作,優化舉報功能,實現一鍵舉報。若舉報屬實,立刻全網屏蔽,並通知執法部門,及時取締。 (陳文傑)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