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再曝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萬恒城市花園小區的惠民電梯安裝僅一年多發生故障134次,壞了修、修了壞,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卻遲遲得不到解決。媒體實地調查發現,財政補貼為該小區更換電梯本是便民惠民之事,但在電梯招投標、安裝維保等環節問題頗多,加上監管缺位,給業主帶來無窮煩惱。
由財政補貼為老舊住宅小區更換電梯,的確可以讓居民享受到快捷、舒適的出行溫馨,傳遞出政府關注民生、關懷百姓的政策溫暖。但新裝電梯壞了修、修了壞的故障頻發,卻讓電梯更換的“惠民”善意大打折扣,也讓小區居民滿心歡喜的期盼由暖變涼。好經被念歪的現實尷尬,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與反思。
相較于同一時間安裝、只是品牌不同卻一直沒有因故障報修過的“別人家電梯”,業主們有理由對“鬧心電梯”的質量狀況質疑:“該電梯是原裝‘快意’,還是拼裝山寨貨?”透過購買過程中存在的賬目不清、沒有發票、合同不規范等一係列問題,其監管缺失理當毋庸置疑。圍觀運行故障不斷、群眾投訴不斷、維保檢查不斷的“帶病”工作電梯,相關監管部門的疏于管理和怠于履職,更是顯而易見。
鑒于電梯安全監管涉及部門多、單位多、環節多的客觀現實,構建齊抓共管、鏈條式監督的共治格局至關重要。既要從制造源頭把關企業資質、嚴控生産流程,發現電梯質量隱患或安全問題,就當實施包括召回在內的矯正措施;也需加強項目招投標的依法依規和公開透明,加強對安裝維保等環節的過程監管,對電梯實施常態化檢查,不能任憑問題電梯“帶病”運行。
小區物業作為一線服務企業,也承擔著一定的監管職責,更當樹立責任意識,主動聆聽並及時回應業主合理的安全訴求,把電梯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小區業主也要積極參與監管,善于發現隱患,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避險技能,敢于依法舉報維權,讓電梯安全監管中的弄虛作假者、失責懈怠者得到應有的懲戒,付出巨大的違規成本。 (張玉勝)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