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指出,要加大對“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
“祖安”原是某款網絡遊戲中虛擬的地下城,因為禁止説臟話,祖安區的玩家便編造出一套拐彎抹角的臟話表達。“祖安文化”實質是以網絡粗口為核心的青年亞文化,在一些遊戲社區、社交媒體,低俗網絡詞語並不鮮見。
網絡臟話流行,危害很多。首先,臟話盛行對傳統語言文化形成衝擊,産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網民在虛擬網絡裏習慣使用臟話,不可避免地會在現實中把臟話挂在嘴邊。其次,網絡空間臟話泛濫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影響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言與行高度關聯,一個人出口成“臟”,其平時的行為舉止也難免會有違倫理道德,甚至觸犯法律。
“祖安文化”盛行禍害不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應引起高度重視,絕不能聽之任之。為此,網絡平臺要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內容監管,對出口成“臟”的用戶予以有效管控。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對守土不盡責的平臺及時予以處罰。學校要加強文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形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同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表率,引導孩子增強對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
總之,治理“祖安”亂象要多管齊下、多方合力,為網絡環境正本清源,讓文明之風吹遍全社會。(文/謝慶富)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