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這兩天,被上海“拼團名媛群”的消息刷屏了。這個所謂的“拼團名媛群”,出自一些自媒體裝模作樣的“調查”,其真實性值得懷疑。這些年,我們見到了太多自媒體斷章取義、混淆是非,甚至故意編造事實、虛假傳播,筆者看到的第一直覺是,“拼團名媛群”有誇大之嫌。
不過,“拼團名媛群”之所以能引發熱議,也絕不是空穴來風。現實中,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些人在朋友圈裏過得極其精致,在“拉仇恨”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懷疑,她們的精致生活,究竟是真實的還是制造的?這樣的懷疑也並非沒有根據:媒體調查發現,一些人在網上提供“精致服務”,只需幾十塊錢,就能通過購買虛假朋友圈、修改朋友圈定位、用打車軟件訂豪車拍照等“制造人設”,而且銷量不菲。
“制造人設”從根本上反映了一種浮躁之風、拜金取向,是價值虛無的表現。
想想都是什麼人需要維持人設?做微商的、做整形生意的,很多人都喜歡通過“喜提豪車”“名人合影”來標榜自己。但也有一些年輕人,試圖通過把自己包裝成“名媛”的方式,接觸到精英圈子,實現階層躍升。但這完全打錯了算盤。僅僅在物質表面作文章,拼單拍幾張照片,是代替不了學識涵養、性格氣質的,而後者才是維持一段關係的長久之計。相信“制造人設”,戴著面具生活,早晚都會被戳穿,而且會讓一個人越來越浮躁,在錯誤價值觀裏不斷迷失。
天上不會掉餡餅。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富足優越的高質量生活,但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而達到,這是基本常識,也是必然規律。那些“顏值即正義”“好看就是廣告牌”的説法,看上去雖有道理,但千萬別把它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引,讓它主宰了你的人生。(扶 青)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