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了一種現象:有些家長“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這當然是一個略微極端的案例,但類似的或者更輕微的“鄙視”,卻時有發生,也困擾著很多年輕的父母。
父母的焦慮,不要傳遞給孩子
新華聊天室
  • lbt
    群主 群主

    群主

  • lbw
    群主

    群主

    大家好,歡迎加入群聊。上圖反映了一種不正常的攀比之風。教育是伴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話題之一。家長的攀比被孩子無縫“遺傳”,對于孩子自覺不自覺地畫圈分級,大家來暢所欲言吧。
  • rlw
    123

    123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流行語,不斷被爭議卻又一直被踐行著。有些家長的攀比意識已經不自覺地傳遞到孩子身上,小小年紀甚至也有了等級之分。
  • rlw
    飯多多的媽

    飯多多的媽

    對社會上競爭的不正確認識反映在育兒觀念上,往往也有了攀比心態。無論收入多少,父母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最好的教育,但成人的這種競爭焦慮傳遞給下一代,孩子們感受到的可能不是愛,而是從小被灌輸的扭曲的等級和物質觀。
  • rly
    山不轉水在轉

    山不轉水在轉

    http://vodfile2.news.cn/data/cdn_transfer/CC/69/cc01a0bc62cee4eedb9d9b35cf003459a3f26769.mp4
    20''
    http://vodfile2.news.cn/data/cdn_transfer/CC/69/cc01a0bc62cee4eedb9d9b35cf003459a3f26769.mp4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本身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一個自然識別,但如果將等級劃分、圈子意識從小根植于孩子的腦海中,即便享受到再多的優質教育,孩子們也只是贏得了知識,卻輸掉了健康的心態。
  • rlw
    巴巴爸爸

    巴巴爸爸

    不管是旅遊還是日常的培訓教育,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孩子增長知識、豐富閱歷、開拓視野。如果將這些視為是炫耀的資本,甚至以此為由劃分小圈子,未免會讓孩子的成長天平失衡。
  • lbw
    群主

    群主

    對于有些家長而言,自己要跑贏房價、跑贏CPI,而孩子則要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衝刺。所謂的起跑線,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呢?
  • rlw
    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專家 張怡筠

    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專家 張怡筠

    真正不應該輸在起跑線上的是父母的育兒理念。父母育兒理念不對,孩子的人生就大不同。落伍的育兒理念是認為孩子是父母的延伸,所以孩子要聽父母的安排。而科學的育兒理念則是尊重孩子是另外一個獨立個體,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發現他的能力以及人生目標,並盡可能幫助他實現自我。
  • rly
    我愛溜溜球

    我愛溜溜球

    http://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D2/5D/d263315d40082663e2d789c2583fbee06dd5255d.mp4
    30''
    http://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D2/5D/d263315d40082663e2d789c2583fbee06dd5255d.mp4
    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對于孩子的教育,搞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很多孩子顯示出的心理脆弱和急功近利,無一不是和他們的教育環境有關,一路上被父母催促、被學校灌輸著學習,卻缺乏心靈上的溝通和陪伴,一旦離開了父母學校的指引和約束,本該有自己判斷能力的孩子卻顯得茫然無措,這不能不引起家長們的警醒和反思。
  • rlw
    楊裁縫

    楊裁縫

    家長的育兒觀各有不同,但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家長育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如果把孩子的成長過程當做是一場大人間的競爭,那麼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家長們便會陷入巨大的焦慮中,並且將這種競爭壓力傳遞給孩子,違背孩子自然成長規律甚至拔苗助長。
  • rlw
    馬教授

    馬教授

    不和沒有英文名的孩子做朋友,這樣的心態,還能交到真朋友嗎?如果眼睛只會一味向上看,注定也會迷失。
  • lbw
    群主

    群主

    很多時候,家長對自己的焦慮情緒很難覺察,會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是對孩子有好處的。那麼,什麼才是對孩子有益的教育?
  • rly
    畢業快樂

    畢業快樂

    http://vodfile8.news.cn/data/cdn_transfer/02/6D/021f81488911e39343c1ad52e68673013a64e66d.mp4
    32''
    http://vodfile8.news.cn/data/cdn_transfer/02/6D/021f81488911e39343c1ad52e68673013a64e66d.mp4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我認為最能讓孩子接受的教育一定是他最喜歡、最擅長和最容易有成就感的事情。父母的教育應該從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入手,讓孩子有更多的存在感和選擇權,而非一味地被要求和被灌輸,這樣的教育不僅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會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和責任心。
  • rlw
    李道理

    李道理

    人生是一場長跑,循序漸進、持久耐力才是積極的成長方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是用有愛的陪伴、科學的引導和人性的方式,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 rlw
    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專家 張怡筠

    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專家 張怡筠

    應該鼓勵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變成Kidults,鼓勵父母學會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如果adult的部分你做到了,然後又充滿童趣之心,我覺得那是最棒的狀態。大人不妨在六一兒童節找回自己的童趣之心,找回容易快樂,容易驚喜的心情。找回童趣心境,也就找回幸福能力。
  • rlw
    方師傅

    方師傅

    父母可以説孩子做的事對或者不對,但不能説他這個人是好還是不好。此外,不攀比不等于不為孩子設立教育目標。根據孩子自身的條件,挖掘他的潛能。
  • lbw
    群主

    群主

    世上本無枷,心鎖困住人。這樣的道理不難懂,大多數中産家長不是不明白。可是,當真實可感的現實選擇擺在面前,常常又會選擇跟著往前追逐。讓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環境,是努力讓社會朝著更良性的方向發展,讓社會祛除一些浮躁虛榮之氣。當然,這依靠本就脆弱且當局者迷的中産家長,是不夠的。緩解焦慮,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力量。感謝各位參與今天的討論。祝各位小朋友六一兒童節快樂!
新華網新聞中心評論室 出品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新華網版權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聯繫電話:010-88050824
往期評友圈主題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