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國際 | 港澳 | 台灣 | 財經 | 法治 | 社會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VOL

“中國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除了在本土建核電站以外,我們也很想走出去,在世界其他地方建核電站。”用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的話説:“出口一個核電站,相當於出口100萬輛桑塔納轎車。”除了經濟效益,核電出口更具有戰略意義。
核反應堆是核電站的 “心臟”,“華龍一號”的反應堆堆芯從157擴容到177,可使發電功率提高5%~10%,在提高經濟性的同時,降低了堆芯內的功率密度,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概率等多個安全指標超越了現有三代核電技術的要求。
   
另一個三代核電自主品牌CAP1400,是國家核電在引進消化吸收AP1000技術基礎上自主研發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機型。其不僅全面滿足三代核電技術要求,而且關鍵安全指標較三代核電安全標準提升了一個量級,實現了當前最高安全標準。[點擊詳細]
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功出口拉美

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功出口拉美

中國核電國際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製造核島主設備走出國門 進入南非核電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電氣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核島、常規島、輔助設備、儀控儀表完整産業鏈的核電設備製造集團,核島主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47%,常規島主設備33%,已具備年産4-6套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6-8套百萬級常規島主設備、10套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12&核電主泵以及50&套核二、三級泵的製造能力。[點擊詳細]

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功出口拉美

今年2月4日,中國、阿根廷兩國政府簽訂《關於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成功出口拉美,將落地阿根廷,為中阿戰略合作再添新章,同時對構建中拉整體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核電成為中國推動産業“走出去”的“重頭戲”。我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為高鐵、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而核電産業作為高端技術製造業也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着力點。[點擊詳細]

核電優勢明顯

核電板塊迎來利好窗口期

分析人士&&,市場對於核電板塊的追捧主要源於兩大預期,其一是在當前較重的環保壓力下,市場對於核能這一重要清潔能源的項目重啟預期;其二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核電作為與高鐵相媲美的排頭兵項目,將加快“走出去”的預期。而在這兩大預期的共同作用下,近期核電板塊有望持續涌現投資機會。[點擊詳細]

核電國家隊出海提速

阿根廷發電總裝機容量約為3120萬千瓦,以火電和水電為主。核電佔阿根廷總發電量5.5%。阿根廷現擁有三座運行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75.5萬千瓦,計劃在2020年前建成第四座核電站(兩台機組),總投資在128億美元。[點擊詳細]

核電迎來發展契機

核電重啟塵埃落定 今年或進入密集批復期

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紅沿河核電站的業主公司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由中廣核、中電投和大連市建設投資公司按照45:45:10的比例出資,規劃建設6&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建設4&單機容量為111.9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點擊詳細]

中廣核陽江核電站2號機組並網發電

據悉,陽江核電2號機組並網後,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帶負荷試運行,隨後對機組設備和系統開展整治性小修。小修結束後,機組會再次並網執行相關試驗。各項試驗符合要求後,機組會進入滿功率168小時示範運行考核。考核期間,機組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標準,機組狀態穩定,滿足電網相關要求,則表明機組具備正式商業運行條件。[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孫廣見
我國西部首座核電站將於2015年下半年發電

我國西部首座核電站將於2015年下半年發電

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投運後,每年可提供150億千瓦時電力,上繳稅費預計超10億元人民幣。根據防城港核電公司測算,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48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9萬噸。[點擊詳細]

01003009146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