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戲大 青春正好 夢在前方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 財經高層 理論論壇 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 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 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食品
她8歲參演《唐山大地震》,成為最小“馮女郎”,11歲成為百花獎史上最小獲獎者,她是張子楓,年少成名,被譽為“00後演技擔當”。如今,她16歲,坐在鏡頭前張弛有序,像四月新茶,青澀不失清香,余甘隱隱約約,回味卻可良久。
精彩觀點
1

印象·張子楓

印象·張子楓
印象·張子楓
//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18680
四月北京,溫暖和煦,青柳漫飄,春風恣意。清晨七時,記者一行準時出現在張子楓的家中,跟隨她上午上課,下午拍片,傍晚參加電影宣傳,最後回到家中寫作業。
16歲的張子楓早已習慣成了自然,在這種強度中游刃有餘,坐在鏡頭前張弛有序,有青澀的衝動更有禮貌的隱忍,像四月新茶,青澀不失清香,余甘隱隱約約,回味卻可良久。
畢竟5歲出道,十幾年的藝齡,兼顧學習與工作是她必須學會的。
1

做一個有節奏的演員

做一個有節奏的演員
做一個有節奏的演員
//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18674
8歲參演《唐山大地震》,成為最小“馮女郎”,11歲成為百花獎史上最小獲獎者,張子楓可謂年少成名,更被譽為“00後演技擔當”。
滿載名譽,卻並不急於求成,《唐山大地震》中的小方登、《唐人街探案》中的思諾、《小別離》中的方朵朵,這些被大家熟知的角色都成為了張子楓一步一個腳印的見證。她深知好演員靠作品説話,而得到好作品靠的是好的演技,她一點點磨練着自己。張子楓説,“用‘愛好’形容演戲於我,那程度太淺了。”
“小時候把演戲放到了愛好裏面,別人問‘你的愛好是什麼’,我會脫口而出是‘拍戲呀’。小時候挺簡單的,那時演戲對我來説是愛好,就像有人喜歡打羽毛球有人喜歡游泳,對我來説演戲是挺平常的一件事,只不過這個愛好有點特殊。”
隨着年齡的增長,這個愛好與張子楓愈發難捨難分。張子楓難以想象生活中如果再也不能演戲會怎樣,“如果你告訴我再也不能拍戲了,我會覺得生活中少了什麼東西,所以拍戲對我來説已經不是單純的愛好,更是一種陪伴。”
馮小剛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給了張子楓大量眼神特寫,連扮演母親的徐帆都説:“這孩子太真實了,和她一起演戲,我不能不真實。”張子楓也説,“我覺得那是我到現在為止演得最好的。”“我很排斥拍完戲之後看回放,因為我總是能挑出一些毛病。有時候我們想表達的和在鏡頭前呈現的東西可能不太一樣,但是那一段表演幾乎沒什麼問題。”沒有遮遮掩掩,張子楓簡單直白地肯定了自己塑造的“小方凳”。
接下來的事眾所周知,張子楓憑藉“小方凳”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小獲獎者。然而張子楓並不滿足於此,“我在《唐人街探案》之前的表演方式一直都是跟着感覺走,想怎麼演就比較直觀的表達出來,但是長大之後有很多東西是需要你去控制的,因為像小時候那樣演的話你一直是演你自己,觀眾看到的永遠都是你而不是你要塑造的人物,這是一個弊端,所以長大之後除了在像小時候一樣投入的同時,盡量讓自己成為那個人物,貼着人物的走向演才會更像這個角色。所以總的來説小時候真是很真實,現在的話可能會思考更多。”
為了這份熱愛,也為了不辜負這些肯定,張子楓時時刻刻充實着自己打磨着演技。“前一段跟郭濤老師合作,發現他們的節奏點掌握得非常好。從前我一直覺得拍戲投入進去就好了,貼近人物就好了,後來就學到了還有關於節奏的掌握和調度,因為我演戲有個問題,會因為自己太過投入會讓節變得拖拉下來。”張子楓並沒有因為獲得的肯定而忽略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相反,她從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着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這在當下浮躁的娛樂圈中是多麼難能可貴。
1

做一個有文化的“學渣”

做一個有文化的“學渣”
做一個有文化的“學渣”
//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18675
相較於鏡頭前的滔滔不絕,鏡頭外的張子楓安靜內斂,甚至有點羞澀。今年初三的她,面對中考顯得非常從容,“(中考)開始會有壓力,久了之後也覺得還好,放輕鬆去考。”她透露自己的成績不太穩定,並不是傳説中的學霸,“其實學霸並不是我一直想要成為的,學習是學給自己的,只要能做個有文化的人。我的目標是做一個有文化的‘學渣’,這樣的話無論是在心態上還是學業上都是有幫助的。”
張子楓喜歡校園生活,對圖書館更是情有獨鍾,“在學校的時候,我吃完午飯就去圖書館看書,放學後也是去圖書館轉悠一圈,為此還特意申請了類似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幫老師整整書什麼的。”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校園生活對張子楓來説變得異常珍貴,説起學習,更表現出超強求知欲,“我最近喜歡上化學課,比較有挑戰性,喜歡背公式,因為未知的永遠是最有意思的,有的人就比較喜歡去探索一些東西,我可能就是這種類型。”
在工作與學習之外,張子楓天馬行空,仿佛對任何事都有興趣:“曾經喜歡考古,甚至想考北大的考古係”;“現在對計算機有興趣,覺得會編程的人特別酷”;“有時候覺得研究古文化也是很酷的事情”……
16歲,畢竟正是花季的少女,青春但並不叛逆,隨心卻不會隨性。不用工作的時候張子楓喜歡宅在家裏看書、睡覺,有時候畫畫,雖然她並沒有學過,就是隨心所欲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有時候我很想在下雨天的時候出門淋雨,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就像站在海邊聽海聲和風聲一樣,是一種特別放空的感覺。”説起這些稍顯“不切實際”的想法,張子楓充滿嚮往,“我還希望自己能出去走一次,是漫無目的那種,不要給自己設定我要去什麼地方,就是隨便走想去哪就去哪。我原來幹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想看雨就跟着烏雲走,我覺得烏雲在那裏,然後過去之後雲已經飄走了,我並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的事,可以從中體會到樂趣。”
“青春就是詩和遠方,永遠都在不斷前進前進前進,正如我正在經歷的。”——張子楓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