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發布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活動風險警示
揭秘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套路
證監會昨天發文警示,近年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增多,特別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與無資格機構和個人合作,遠離“非法薦股”,避免利益損失。
昨天,證監會發文提醒廣大投資者, 近年來,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非法薦股”已大幅減少;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增多。其表現為:個人或機構在網絡直播平臺開通直播房間,成為“主播”“播主”“圈主”,以“股神”“大V”“老師”自居,號稱擁有資深投資背景、神奇實戰業績,以“分享炒股技巧”“鎖定牛股”“推薦黑馬股”等吸引眼球。利用“高手指導”“大佬看盤”“名家談股”等名目宣傳誘導投資者充值購買“金幣”“鮮花”等平臺虛擬幣或禮品,通過“直播訂閱”“收費文章”“付費問答”等各種項目讓投資者持續繳費。此類直播薦股是一種新的招數,誘惑力強,播主頭銜多變、身份隱秘,投資者往往難以識破。
文章指出,上述機構和個人經常在門戶網站、財經網站、微博、股吧、抖音等打廣告、聚人氣,預留直播地址,向直播平臺引流;投資者被誘導後,通常演變為簽訂指導炒股協議、投資咨詢合同,並收取高額咨詢費或指導費,甚至約定高比例收益分成。
證監會提醒投資者,獲取證券投資建議請通過證券公司或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進行,上述合法證券機構名單可在證監會、證券業協會網站查詢;請不要與無資格機構和個人合作,遠離“非法薦股”,避免利益損失。
同時提醒各網絡直播平臺,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不得從事任何直播薦股活動;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不得為無資格機構和個人從事直播薦股提供便利。
內存
公眾號“股神”靠啥引散戶上鉤
《北京青年報》曾針對各類“非法薦股”活動,多次展開市場調查。今年7月15日,北青報刊發調查報道《微信“股神”們的秘密》,披露“自媒體公眾號文末‘彩蛋’引小散,免費課程吸引散戶上鉤”的非法活動。其實股民換個思路想一下這些公眾號的“股神”,如果他能賺錢,為什麼不去一個人賺全世界的錢呢?理財的事情或者交給專業人士,或者靜下心來自己研究;不然,投資者所虧的每一分錢,都可能是“大咖”或者“黑嘴”的收益。
在這些媒體公眾號裏,北青報記者調查後發現有若幹套路,不斷誘惑剛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
第一種套路,公眾號文章最後一定會推薦一位圈中老友。這位老友的人設必定是投資界多年的“老司機”,非常善于捕捉市場熱點及強勢翻番牛股,善于跟莊操作。在公眾號中這樣介紹:“這兩天他捕捉到了一只機構正逆勢搶籌的錯殺好股,一波主升浪預計有40%的收益,機會就在眼前,添加下方二維碼獲得錯殺好股。”部分普通投資者看後,真的會感覺自己是遇到了大神。
第二種套路,有的公眾號在文末説:“本期我們精選了兩只次新超跌+5G概念股分享給好友”,同時附有一個二維碼,並配有説明:“投資者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免費領取三只短線牛股。”如果點擊進入領取了,就算是進入了他們布下的圈套。
第三種套路,要求讀者在某券商開戶,開戶後立享大資金的傭金優惠,並表示“估算一下,10萬資金正常交易,一年能節省幾千元手續費,相當于每年可以換一部蘋果手機”。
第四種套路,就是賣課程。比如,短線實戰課程,4500元,8節課,購買後可添加助理微信,老師會建立小圈子進行線上答疑。
第五種套路,就是股市“牛人”們為顯示自己的高大上,有的會給自己的公眾號起一個與外國財經知名人士類似的名字,且每文必配外國明星頭像。(記者 劉慎良)
-
警惕“假薦股真騙錢”套路 犯罪團夥冒充專家預測股票漲跌
據警方介紹,近年來薦股詐騙花樣頻出,有的是團夥犯罪,有的是冒充專家薦股,這些騙子用免費薦股的手法層層引人入局,不少大學生也參與了違法犯罪活動。2018-08-10 11:43:15
-
炒股邂逅“大師”“白富美” “點對點”騙你沒商量——網絡非法薦股新動向調查
交8萬元入會費就可換取“天天漲停”的股票信息?付費進入VIP直播室就能享受“大師”“白富美”的指點?……記者調查發現,近來網絡非法薦股大有抬頭之勢,並且出現了一些新動向。與過去的股市“黑嘴”不同,現在微信、微博、直播間等新型社交媒體上“點對點”的“薦股”方式更加隱蔽,詐騙團夥的偽裝術也不斷升級。2018-08-06 15:44:4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