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分享到:

業績企穩:銀行盈利結構優化

大行凈利潤增速企穩

截止8月31日,上市銀行中報悉數公布完畢。利潤佔據半壁江山的國有大行延續穩健經營,凈利潤增速明顯回升。其中,工行依舊保持掙錢最多,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1530億元;去年凈利潤增速為負的中國銀行上半年增速重回兩位數,達11.45%;建行和農行的凈利潤增速也從去年末的1.5%左右,回升至3%以上。[點擊詳細]

或將更多倚仗大資管

不過在展望下半年上市銀行的盈利狀況時,業內專家認為,在去杠桿和嚴監管的雙重威懾下,銀行業經營仍面臨嚴峻考驗。專家分析,中收業務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後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著力點,隨著降費讓利及營改增效應的逐步釋放,未來還將是貢獻業績的重要增長點,同時該項收入將更加依仗大資管、大投行等輕型業務的增長。[點擊詳細]

揭秘銀行貸款投向之變

房貸增速“剎車”

2016年,樓市行情火熱,市場總結其背後原因是“錢太多”。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按揭貸款的增速明顯下降。據統計,25家上市銀行今年中期個貸業務中的住房按揭貸款余額合計為17.92萬億元,較2016年年底的16.16萬億元增長了1.76萬億元,漲幅約10.89%;而2016年的住房按揭貸款較2015年年底的增幅為35%。涉房貸款中,住房按揭貸的余額仍遠遠高于對公開發貸的余額。[點擊詳細]

個人消費貸崛起

媒體報道,作為銀行業務的“穩定器”,上半年新增個人貸款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其中,消費貸款越發受到重視。西南某城商行人士也介紹,該行當前對于消費貸款更為青睞,相較于基準利率的房貸業務,消費貸利率普遍上浮30%-40%。分析稱,當前消費升級對個貸需求較大,零售貸款定價相較新發生的對公貸款有較高收益率。[點擊詳細]

趨勢:紛紛發力科技金融2.0

與互聯網公司合作進入下半場

在銀行業此輪轉型攻堅中,金融科技成為不可小覷的驅動力,其中,消費金融等重點新興業務對非息收入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顯現。另外,伴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興起,銀行正從渠道、産品、場景等維度探索與金融科技的相融相和之道。為發展金融科技,上半年五大行均已與互聯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工行與京東、建行與阿裏、中行與騰訊、農行與百度,以及交行與蘇寧。[點擊詳細]

辣評:銀行玩科技不應只是裝點門面

“現在看來,銀行更為重要的是要讓科技産生出生産力。”談及商業銀行為何要與互聯網機構合作,光大銀行電子銀行總經理楊兵兵指出,銀行之前也是科技公司,至少比很多機構在科技投入上要大。但此前銀行僅僅把科技當作工具,沒有激發其生産力的價值。而金融科技公司,卻已將科技從生産工具提升到生産力層面。目前,銀行業已逐漸認識到,要讓科技力量從生産工具向生産力轉變,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與金融科技公司進行合作,實現共贏。[點擊詳細]

0100300909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