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0月18日電(記者鞏志宏 李繼偉)往年秋收季節,河北任縣大屯鄉東耿村閆青菊總是忙得腳不沾地,今年卻是悠閒地去地頭轉轉、在家裏聽聽戲曲,坐等著糧食歸倉。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改變,是任縣開展了農事托管服務。閆青菊承包了200多畝土地,從2017年起將土地托管給任縣盛世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耕種、管理,從此當上了甩手掌櫃。
針對農民在生産過程中缺勞力、缺技術、缺渠道、信息不靈的短板,任縣農業部門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為農業生産提供種子、化肥、農資、機耕等土地托管服務,農戶只需向托管主體購買所需服務,就可實現土地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産。
記者了解到,任縣的農田托管目前有全托管和半托管兩種方式,全托管服務模式包括提供農資産品在內的從種到收再到銷售的一站式農事服務。半托管服務模式是農戶自願選擇部分“菜單式”服務內容,如播種、澆地、打藥、收割等農事項目。
通過托管後統一耕種、管理,農戶種田收益得到提高。閆青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今年秋收的托管費用每畝地花了130元,包括玉米收割、秸稈粉碎、小麥播種、打藥等,如果自己管理,每畝地需要多花40元左右。不僅如此,由于有規模效益,合作社可以從廠家低價購買農資,和一些大企業簽訂長期合同、糧食收購價格也有保障,總體算下來,托管比自己種地一畝地能多收二三百元。
“農田‘入托’模式就是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前提下,幫助農戶開展代耕、代管、代種,讓分散農戶抱團融入大市場,既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難題,又實現了糧食的優質優價,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有效辦法。”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賈峰説。
目前,任縣農田土地托管面積達13萬畝,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99.9%、97%,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65%以上,谷物産地烘幹機械化能力達56%以上。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