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0月5日電 題:吉林:短途鄉村遊日趨火熱
新華社記者張博宇
往年的國慶節假期,長春市民董府洋總會帶著家人來一次長途旅行。今年,他卻選擇了“扎根”長春“輻射”周邊的旅行模式。
“一個是為了避免疫情的風險,再一個今年發現了好多美麗的村子,正適合賞景秋遊。”董府洋説,“原來離我們這麼近的地方就有這麼多好玩的村莊。”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一批適宜遊玩的“美麗鄉村”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近處距離城區只有幾十分鐘的車程,遠一點的至多驅車兩個小時即能到達。出行方便、景色秀美、項目豐富,再加上沒有“人山人海”的紛擾,這些鄉村成為許多像董府洋一樣的城裏人放松身心、擁抱自然的好去處。
位于長春南面的友好村顛覆了很多人對于東北鄉村的認知。進村公路的路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綠的樹、紅的花、高大的藝術雕塑,靜謐而典雅。再向裏走大概5分鐘,就進入了世外桃源般的友好村,道路左側是整齊的白墻紅瓦,點綴著壁畫、花草的村居,右側是綿延的花海布滿了谷地,再遠處是翠綠的山坡。花海中,還有一輛袖珍小火車在穿梭,人們騎在“車廂”上,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間。
村民胡孝和告訴記者,原來的友好村“家禽滿村跑、垃圾隨便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今,這裏的村民們擁抱著綠水青山,靠著發展旅遊又逐漸壘起了“金山銀山”。“十一”假期的前幾天,每天來此的遊客都有近萬人次。
同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還有位于長春市東面的馬鞍山村,這裏建起了涵蓋民俗、餐飲、博物館、景觀的氿遇山居。造型雅致的建築、主題鮮明的民俗旅館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讓人很難想到這裏原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老舊村落。
今年6月投入使用以後,這處功能齊備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已經成為附近長春市、吉林市人們休閒放松的好去處,日常時段每天入園遊玩的遊客都不少于2000人次。氿遇山居總經理王洪濱告訴記者,“十一”假期前四天,這裏日均遊客達到13000人次,客房一直是爆滿的狀態。“遊客主要還是來自周邊城市,明年5月份我們的二期項目建成後,預計能夠吸引更多地區的遊客前來。”王洪濱説。
對于董府洋來説,“十一”過後,就要為冬季旅遊做準備了。此前去過的許多美麗鄉村,到了冬季就會紛紛化身為東北風濃鬱的“雪鄉”,“家門口”的溫泉、熱炕、殺豬菜和雪村美景同樣讓他十分期待。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