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Introduction
在國資委下屬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執行完畢後,所有國有企業將全面仿傚執行限薪政策。下一步,在國資委管理之外的金融企業、各省國企以及央企子公司的高管限薪政策將全面實施。這意味着,所有國有企業高管都將實施逐級限薪政策。目前已知,限薪後央企高管月收入為8000元,年底根據業績發放獎金。
多行業央企實施限薪
金融業成限薪重點行業
今年1月1日起,被稱為“限薪令”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首批改革涉及72家央企的負責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組織部門任命負責人的53家央企,以及其他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參與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金融企業的負責人薪酬管理將是重點。”[點擊詳細]
央企高管限薪前年薪百萬 現降45%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賀同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均在今年不同時候對媒體&&各自的工資已經下降。其中劉振亞&&,沒有限薪時,其年薪超過100萬,現在其是公司降得最多的。賀同新稱,和2014年的稅前收入相比,他的薪水大約下降了45%~50%。[點擊詳細]
高管薪酬業績説話
限薪令或波及央企二三級公司高管
多位央企人士&&,基層員工受限薪波及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央企二三級公司負責人這個層面,很難保證薪酬不受影響。某位時年44歲,通過公開招聘進入央企擔任二級公司副總經理的人士稱,“現有體制下,央企二級公司負責人歸集團總部管理和考核,集團老大的降薪肯定會有傳導效應,只不過每個央企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點擊詳細]
謹防“只説不降”
國企高管限薪 誰去後續監督執行?
近些年,國企高管的“天價年薪”屢屢被曝出。有人懷疑,此次降薪會不會只是蜻蜓點水?對於降薪誰去監管?降薪幅度依據什麼而定?是否合理?沒有主動提出降薪的國企高管,是否不管企業效益如何都仍將坐享高額薪酬?面對種種疑問,不能只説説就完了,關鍵是能否執行到位,能否堵住可以暗度陳倉的漏洞。[點擊詳細]
央企限薪 警惕“懶政”後遺症
限薪令只管央企高管的工資表的顯性收入,而並未涉及潛在的灰色收入。因此,限薪要和限權、反腐同時發力。要重視加大央企反腐力度,擠壓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剷除滋生“隱形腐敗”的灰色地帶,防止央企高管將黑手伸向國有資産。一言以蔽之,央企限薪不能簡單地一限了之,要警惕一系列限薪後遺症來襲。[點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