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浙江省杭州市的5G農貿市場——駱家莊農貿市場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交易、客流等相關情況。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攝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互聯網醫院開通“互聯網門診”服務,醫生用手機視頻進行線上問診。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今年上半年,以一係列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逆勢發展,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和韌性。
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公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亮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舉措,按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快進鍵”,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
新出臺的舉措重點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數字化治理、産業平臺化發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虛擬”産業園和産業集群、“無人經濟”、培育新個體經濟支持自主就業、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探索多點執業、共享生活、共享生産、生産資料共享及數據要素流通。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