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弟阿冰買房,阿火東挪西借湊了10萬元給他,礙于情面沒有打借條。直到發現追不回來的時候,才打電話追債,並錄音向法院提起訴訟……沒有借條的10萬元,法院會認定是借貸嗎?這起案子也牽出了一場人情與法理的爭議:親戚借錢,該怎麼借?熟人(或親人)借錢該不該打借條?借條怎麼樣打?如何追債才能“既不傷錢也不傷感情”?
沒有借條的10萬借款
阿冰(化名)是阿火(化名)的妻弟。2014年6月3日,阿冰要買房,急需用錢,向姐夫阿火求助。阿火手裏只有1萬元,他向兩個兄弟夥借了9萬元,湊足10萬元存入阿冰的賬戶。
錢到賬後,解了阿冰的燃眉之急。此後,阿火也沒催著小舅子還錢,甚至連借條也沒有讓對方寫,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此後卻因此打了官司。
不同的一審二審判決
阿冰一直不還錢。2017年,阿火一紙訴狀將其訴至重慶某縣法院,請求判令阿冰償還借款本金10萬元。
此案如期開庭,被告阿冰未出庭,阿火對著空無一人的被告席講述起2014年6月以來的遭遇:“幾乎聯係不上,聯係上了,也沒法談還錢的事。”
法院一審時,阿火提供了一份電話錄音:在起訴前,他聯係上阿冰要求還錢。由于阿火無法證實通話人是阿冰本人。法院要求阿火提供補充證據,並將錄音刻成光盤提交法庭。然而,直到宣判前,阿火也未能提供上述證據。一審法院駁回阿火的訴訟請求。
阿火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市二中法院。二審審理中,阿冰委托母親到庭應訴。法庭上,阿冰母親確認通話錄音中的人就是阿冰本人。
市二中法院審理後認為,結合通話錄音中的內容,可以確認雙方當事人借貸關係成立。最終,法院依法改判,支持了阿火的訴訟請求,判令阿冰償還阿火借款本金10萬元。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沒有借條也能認定債務
一審、二審的判決不相同,阿火雖然歷經波折,但總算有希望要回借出去的10萬元。對于此案,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承辦法官也給出了評析。
本案中,阿火雖未能舉示書面的債權憑證證明(借條)其與阿冰發生了借貸關係,阿冰的母親在二審審理中也否認借貸關係,但她認可了通話錄音中另一方是阿冰本人。
法官結合通話錄音,確認阿火與阿冰就借款10萬元達成了借貸合意,且阿冰確實收到了借款10萬元。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二審法院確定阿火已通過舉示“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係存在的證據”證明了其與阿冰借貸關係成立,從而支持了阿火的訴訟請求。
法官指出,在民間借貸關係中,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債權憑證是較為普遍的做法。因為債權憑證(如借條之類)能夠清晰載明雙方當事人達成借貸的合意,並以簽名、捺印等方式將該意思表示固定下來。
但債權憑證並不是證明民間借貸法律關係成立的必要條件。借貸合同作為實踐合同,借貸雙方是否達成借貸合意、是否將款項交付才是法院判斷借款合同是否生效的重要依據。
-
“領導”來電借錢 24萬元不翼而飛
2017年8月6日,濟南市民曹女士在出差途中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曹女士公司的經理,新換了手機號,讓曹女士保存,出差回來去辦公室找他,並迅速挂了電話。2018-09-12 09:29:31
-
借錢投資落“套路” 法官提醒老年人小心“套路貸”
這起涉“套路貸”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在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東升法庭審結。記者從北京市該院了解到,近年來“套路貸”現象凸顯,因此引發的訴訟隨之明顯增多。2018-07-07 15:19:01
-
熟人微信喊話借錢 千萬別單純相信語音
通過發送語音來博取信任進而“借錢”是一種新型騙術,已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北京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2018-06-22 11:07:0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