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月19日電 題:從“高原”攀向“高峰”——江蘇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
新華社記者陳剛、楊紹功
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高端紡織……在制造業産業齊全、規模全國領先的江蘇省,正加快重點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13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産業、企業、技術、人才和品牌集聚,豐富創新要素、增強企業實力、參與全球競合,致力在産業“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由“單打獨鬥”邁向協同創新
在很多人眼裏,紡織業被貼上傳統産業的標簽,然而它一樣可以高精尖。在“千年綢都”蘇州吳江區盛澤鎮,2019年6月十余位兩院院士會聚于此,論證並通過了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建設方案。
這是江蘇省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由民營企業盛虹集團、上海東華大學牽頭發起,聯合長三角企業和高校院所共同創建。
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説,創新中心志在圍繞功能纖維新材料、高端用纖維及紡織品、前沿纖維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突破産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瓶頸,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的創新主要是單打獨鬥,依靠企業、個體的行為偏多。需要加強集群內所有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協同創新能力。”江蘇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周毅彪表示,以産業集群創新需求為導向,江蘇省分集群分層次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採取政府支持、股權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模式,已建設8個集群的8家試點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著力構建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發展體係,江蘇對支撐集群創新發展的188個各類新型研發機構給予重點支持,集群內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586家,其中國家級87家,並聚焦10個産業6個主攻環節,梳理175項攻關清單,加大“卡脖子”技術和産品攻關。
從産能擴張轉向內涵發展
産出一塊400瓦光伏電板只需26秒,織出一只純棉運動襪只需一根絲,掃描“二維碼”即可實現中藥生産物料的精準投放……走進江蘇多地企業的智能車間,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活躍在一道道工序。
江蘇省計劃今年實現每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擁有一批智能示范工廠,集群省級示范工廠總數達到30家以上,到2025年,集群智能制造整體將達到國際水平。
設備與技術的“新老交替”,飽含江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要方向,促進新技術與集群發展深度融合的努力。江蘇省工信廳制造強省推進處處長徐軍介紹,聚焦13個集群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江蘇鼓勵企業全面提高産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和安全水平,推動技術改造從産能擴張轉向內涵發展,加快提升産業鏈整體競爭力。
以綠色制造為例,江蘇加快源頭減量、減排,更新淘汰一批低端落後裝備和生産線,減少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廢水、工業廢氣排放,先進制造業集群已建成10家綠色園區和119家綠色工廠,相關工作還在持續推進。
這個省還強化生産性服務業支撐。集聚發展現代物流、工業設計、節能環保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更高水平上有機融合。
聚合資源優化發展生態
幾個月前,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長期基地在南京江北新區奠基,根據規劃,將展開一係列國際化高端創新合作研發、成果轉化、國際學術交流。
面向全球開展高水平開放合作創新,加大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引資力度,融入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江蘇省不斷聚合資源,持續優化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生態。
省級層面率先出臺支持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並配套41個各類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完善政策促進機制;推進“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行動,培育領軍企業和“隱形冠軍”;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豐富人才供給……江蘇不斷打造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係統支撐。
江蘇省工信廳廳長謝志成表示,江蘇制造業總體規模實力長期保持全國領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鞏固優勢、塑造未來競爭力,必須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經驗,總結和研究普遍規律,圍繞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明確方向,加大力度,實現新跨越。
這個省的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等9個集群在全球産業鏈分工和價值鏈中地位明顯提升,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4個集群具有全球創新引領能力,綜合影響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